6月23日,苏宁易购公告称,全资子公司苏宁国际已经与家乐福签订《股份购买协议》,苏宁国际以现金48亿元人民币等值欧元收购家乐福中国80%的股份,并成为家乐福中国的控股股东。
6月25日,沃尔玛在山东淄博柳泉路的分店停止营业,这已经是沃尔玛今年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关闭的第15家门店。
有人抽身离去,也有人选择在这个时候进场。进与退,都是正常的市场行为,在网络电商如日中天的时候,零售行业甚至喊出了“电商兴、零售亡”的论调。而家乐福中国与苏宁易购的结缘,正是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尝试。也再次证明,在线上依然火爆的情况下,线下整体也逐渐回暖,还是未来零售模式中不可或缺的版图。
外资零售如何破解关店魔咒
家乐福入华24年,成绩可圈可点,它不是第一家撤出中国市场的外资零售企业,走进这般境地的也绝非个别现象,更不是个别企业。韩国的乐天玛特、易买得,英国的乐购早在前两年就已相继退出中国市场;法国欧尚的中国业务,被其合作伙伴大润发全面接管;德国的麦德龙也已决定出售中国公司的大部分股权……
今年4月18日凌晨,路透社最早透露了一则消息,称亚马逊计划在7月中旬前关闭其在中国的电商业务,以及“亚马逊预计将在未来90天内关闭物流中心,并逐步减少对中国内销商户的支持”。
2008年,亚马逊在中国的市场份额曾达到15.4%。当时淘宝、京东尚未成气候。但此后,亚马逊在中国的本土化却并不顺利,不仅在市场份额逐步萎缩,并且错过了移动电商的浪潮,被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等国内电商平台甩在身后。如今,亚马逊电商业务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被挤压得只剩0.7%。
6月25日,上海高岛屋百货公司贴出一纸终止营业的通知:“将于2019年8月25日终止营业。”泰国首富旗下的卜蜂莲花,曾经连续5年亏损,2017年刚刚靠裁员扭亏,2018年又因为商誉减值亏损近3亿元。家乐福业绩下滑,沃尔玛、麦德龙勉力维持,他们都被传出过卖身或投靠中资巨头的传言,如今传言逐一得到验证。
除此之外,百思买、家得宝、特易购、A-SOS……一串曾经雄心勃勃的名字最终未能复制在欧美的成功,决定从中国市场退出。
事实上,不断加快的生活节奏,让有限时间里的大批量采购越来越不现实。正如一家老牌百货在退出公告中解释的那样,关店的原因是:“消费结构的变化、行业竞争的加剧以及实体店消费低迷等”。
业界人士坦言,今天全世界要求最高的消费者在中国,所以尽管20年前外资的经营理念领先,但放在当下的市场也已经落后了。因此,外资也要与时俱进,深入了解中国市场消费者的喜好与需求,调整自身经营策略,才能在关店的寒冬中立于不败之地。
大卖场整合收购势不可挡
家乐福退出中国市场,确实有点让人难以置信。210家大型超市和24家便利店,覆盖22个省份及51个大中型城市,同时拥有约3000万会员,位居2018年中国快速消费品连锁百强前十。2018年家乐福中国的净销售额也达到了约285亿元,仍具有较强竞争力。
与外资零售“撤退潮”对应的是,中国大卖场的整合并购潮。腾讯入股永辉超市;阿里巴巴相继入股三江购物、联华超市、新华都和高鑫零售。2018年中国快消连锁TOP10中,互联网入股参股者占了一半。互联网巨头攻城略地的势头当仁不让。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电商对传统商业的影响相对较小,传统商业能够应对来自于新零售的冲击,至少不会陷入困境。但是在中国,电商对传统商业的冲击,明显要强于其他国家。
资深零售专家、元旨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智强认为,现在全世界的大卖场都在走下坡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消费者发生了变化:千禧一代成为消费者的主流。大卖场一站式购足、价格优惠、大规模促销这类模式,并不能打动年轻一代消费者。再加上移动互联网的便捷和全渠道营销,都会对大卖场产生很大的影响。
但这位资深零售专家坦言,大卖场虽然在数量上会减少,企业可能会合并,但是这个业态还是会长期存在下去的。没有被干掉的业态,只有被淘汰的企业。全中国各种零售业态的市场份额分布,大卖场占到70%,依然是最高的。
中国快消市场正迎来最好的时代
想当年,国人担心外商零售进入中国,会对中国的零售业,特别是零售企业造成巨大冲击。没想到几十年过去了,现在完全倒转过来了。仅从苏宁收购家乐福这件事情上就可以看到,中国现在零售业引进或者吸收国外先进的经验,或者是中国自己创造发展起来先进的经验,所获得的巨大成功。
家乐福在进入中国以后,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消费模式,甚至影响改变了中国人的消费习惯。而苏宁易购,不过是专门出售一些家电或者是电器产品,是一种专业性的商场,现在通过以小吃大,收购大商场、大巨头家乐福,形成一个新的零售集团。也成为中国零售业弯道超车的一个经典战例。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7年11月以来,苏宁累计完成了10多个项目投资,投资总规模接近700亿元。其中,不乏万达商业、迪亚天天、万达百货和家乐福中国这样的“大手笔”案例。
如今,中国零售业正处在一个波澜壮阔的大变革时代。专家表示,线上流量见顶,线下成为了竞争焦点。而快消作为线上线下高频率、高黏性的核心消费品类,更成为巨头们抢滩的蓝海。谁抓住了高黏性消费,谁就抓住了用户。从行业来看,腾讯、阿里、苏宁领衔大快消三国杀,也将使得国内快消领域乃至整个零售市场,迎来新一轮的赛跑和洗牌。
关键词: 大卖场整合
- 【世界热闻】内蒙古启动人力资源诚信服务示范机构评选
- 环球观焦点:内蒙古:这5项职业资格考试暂停
- 全球热门:飞天圆梦|静待梦天,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收官在即
- 飞天圆梦|“梦天”已就位!杨利伟动情讲述“初代”航天人故事
- 对标保时捷Taycan?大众中国功勋苏伟铭亲自下场造车
- 环球速递!被人忽视的线下市场,隐藏着双11的另一个流量密码
- 环球热头条丨抖音还差一个双11购物节
- 【天天新要闻】中银证券给予珀莱雅买入评级 强品牌力、全渠道布局推动Q3业绩高增长
- 焦点简讯:鸭脖狂奔,绝味失宠
- 天天观天下!做不了山姆,永辉转身向盒马?
- 安信证券给予紫燕食品增持评级 成本压力仍然较大 看好公司全国化进程
- 天天新消息丨郑州银行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34.03亿元 同比增长2.15%
- 世界快资讯:中钢协:加快落实两大产业发展计划
- 世界短讯!俄方称暂时无法确认继续履行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的条件
- 世界聚焦:美媒:近八成美国人认为国家已“失控” 多数民众给现状差评
- 新华全媒+丨天津:适老化改造改出“暖心窝”
- 环球精选!媒体评述:梦天实验舱整装待发 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迈向收官
- 全球观察:捷报连连!多条高铁建设取得新进展!
- 世界通讯!飞天圆梦丨太空“新房”来了!中国人自己的太空实验室将建成
- 秋季女性白癜风患者更需注意这些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