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症状感染者是咋回事?(健康直通车第13站)
近日,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进入人们的视野,许多人甚至会因此产生紧张情绪。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无症状感染者成为国际和国内学者面临的又一难题。据国家卫健委介绍,截至2020年4月7日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37例。那么,到底什么是无症状感染者、如何识别?如何做好防护?本报今天详解无症状感染的相关知识。
怎样定义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全称是“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指无临床症状、但呼吸道等标本新冠病毒病原学检测呈阳性者。
无症状感染者可分为两种情形:一是感染者核酸检测呈阳性,经过14天潜伏期的观察,均无任何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始终为无症状感染状态;二是感染者核酸检测呈阳性,采样时无任何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但随后出现某种临床表现,即处于潜伏期的“无症状感染”状态。
无症状感染者是否存在传染性?
无症状感染者存在传染性。但传染期长短、强弱有待确定。很多人担心“无症状感染者”会成为新的传染源,那么,到底会不会呢?
部分专家认为鉴于无症状感染者的呼吸道标本能检出病原核酸,但由于无咳嗽、打喷嚏等临床症状,病原排出体外引起传播的机会较确诊病例相对少一些。另外,《英格兰医学杂志》上近日有报告说,一名感染者从未出现症状,但所释放的病毒量与出现症状的人相当。因此,也有一部分科学家猜测:一些感染者“在症状轻微或无症状时具有高度传染性”。但要强调的是,类似状况的患者规模仍不清楚。
总之,对于无症状感染者的传染期长短、强弱、传播方式等仍然有待确定,大家不要放松警惕!
无症状感染者带来多大风险?
无症状感染者存在着传播风险。一是传播的隐匿性。由于无症状感染者无任何明显的症状与体征,在人群中难以被发现,其导致的传播也难以预防。
二是症状的主观性。症状轻微或不典型者可能认为自己没有感染新冠病毒,不主动去医疗机构就诊,在日常的诊疗工作中难以被发现。
三是发现的局限性。由于存在检测窗口期,采用核酸检测和血清学检测方法难以发现全部无症状感染者。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表示,无症状感染者是中国进入疫情防控“下半场”的一类重要监测目标,因为这类患者有较强的免疫能力,可以在感染病毒后14天内不发病,病毒在其体内存在时间超过三周,具有传染的可能性,如果没有被及时发现和隔离,就存在社区传播的隐患。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原院长姜庆五指出,很多传染病都存在隐性感染者,但其比例在不同传染病中有所不同。
早在2月17日,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组在《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上发表的大规模流调论文就提到,截至2月11日,中国疾控中心共收到国内报告病例72314例,含有889例无症状感染者,比例约占1.2%。
同时有专家指出,实际上在临床观察会发现,大部分人最终还是会出现症状,真正属于隐性感染的病人非常少,大概是1%左右的比例。
日本一个研究小组的报告称(研究论文3月12日刊登在《Eurosurveillance》杂志),对钻石公主号游轮上的634名新冠肺炎病例进行统计模型分析,估计无症状感染者所占比例为17.9%。
张文宏团队撰文指出,以目前部分研究为例,感染新冠病毒的人群中,无症状感染者的比例大约为18%—31%。不过有些患者仅出现很轻微的症状,在隔离观察期间也不一定会被发现,也常常被认为是无症状。
这个数据说明了什么呢?假设10个人接触了病毒,可能最终会有6—8个人发病,2—4个人始终不发病或者症状非常轻微,后者就是所谓的无症状感染者。
如何识别无症状感染者?
资料显示,发现无症状感染者主要有4种途径:
一是对新冠肺炎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期间的主动检测;
二是聚集性疫情调查中开展的主动检测;
三是新冠肺炎病例的传染源追踪过程中对暴露人群的主动检测;
四是对部分有新冠肺炎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旅行史和居住史人员的主动检测。
无症状感染者是怎么产生的?
无症状感染者,是通过核酸检测呈阳性但是没有任何临床症状的感染者。所有的无症状感染者一定是与确诊病人有过接触史的,或者去过疫情的流行区。对于已经发生过流行但确诊病例已清零两周以上的地区,不会无缘无故突然出现无症状感染者。
我们现行的措施,应该说能够及时发现、及时控制无症状感染者,由无症状感染者造成流行的可能性很小,不会造成社会层面的扩散。
如何做好无症状感染者防控管理?
一是完善防治方案,遏制可能形成的新的疫情传播。
二是加大筛查监测。发现无症状感染者后,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查清来源,公开透明发布信息。
三是强化管理救治。一旦发现无症状感染者,要立即按“四早”(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要求,严格集中隔离和医学管理,对密切接触者也要实施隔离医学观察。隔离期间出现症状,立即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救治。
四是加强群防群控。
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公众要加强自我保护和健康文明意识,强化环境卫生及个人卫生防护,养成勤洗手、戴口罩、讲究手卫生、一米线、开窗通风、清洁消毒、分餐制、生病时减少去人员聚集场所和科学戴口罩等健康生活行为方式。
要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本着既要保护自己,也要保护他人健康的理念,将健康知识传播到每个家庭和个人,形成良好卫生习惯和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和健康素养水平。
保持自身健康。加强运动,饮食清淡、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如果感到压力大,学会一些减压方法。如果患有慢性病,请尽可能地吃药控制。
如个人核酸检测呈阳性也不必恐慌,要主动配合医疗卫生机构做好健康监测和隔离医学观察,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后及时报告,接受医疗机构规范诊治。
关键词: 无症状感染者是否存在传染性
- 【世界热闻】内蒙古启动人力资源诚信服务示范机构评选
- 环球观焦点:内蒙古:这5项职业资格考试暂停
- 全球热门:飞天圆梦|静待梦天,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收官在即
- 飞天圆梦|“梦天”已就位!杨利伟动情讲述“初代”航天人故事
- 对标保时捷Taycan?大众中国功勋苏伟铭亲自下场造车
- 环球速递!被人忽视的线下市场,隐藏着双11的另一个流量密码
- 环球热头条丨抖音还差一个双11购物节
- 【天天新要闻】中银证券给予珀莱雅买入评级 强品牌力、全渠道布局推动Q3业绩高增长
- 焦点简讯:鸭脖狂奔,绝味失宠
- 天天观天下!做不了山姆,永辉转身向盒马?
- 安信证券给予紫燕食品增持评级 成本压力仍然较大 看好公司全国化进程
- 天天新消息丨郑州银行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34.03亿元 同比增长2.15%
- 世界快资讯:中钢协:加快落实两大产业发展计划
- 世界短讯!俄方称暂时无法确认继续履行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的条件
- 世界聚焦:美媒:近八成美国人认为国家已“失控” 多数民众给现状差评
- 新华全媒+丨天津:适老化改造改出“暖心窝”
- 环球精选!媒体评述:梦天实验舱整装待发 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迈向收官
- 全球观察:捷报连连!多条高铁建设取得新进展!
- 世界通讯!飞天圆梦丨太空“新房”来了!中国人自己的太空实验室将建成
- 秋季女性白癜风患者更需注意这些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