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杨玉超(左)、罗辉(中)在直播推介山货。
核心阅读
重庆市巫山县双龙镇洞桥村建在大山上,家家都种土豆、玉米和红薯,留守的老人小孩多。
网络扶贫在这儿帮上了忙。村会上网、山货上线、课堂上云,不仅拓宽增收渠道,还引来优质资源,给村子带来变化和希望。
当村委会主任还得在网上带货,罗辉没想到;平日一毛钱恨不得分两半花,却掏1000多元买了智能手机,村民王友菊没想到;打开电视和市里干部一起过组织生活,村里20多名老党员都没想到;小学教室里传出名师标准的普通话,村民路过的脚步声都更缓更轻了……
这些没想到,都发生在重庆市巫山县双龙镇洞桥村。双龙镇是重庆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洞桥村探索运用互联网技术,推动党建上网、山货上线、课堂上云。网络为这里留下了一支扶贫工作队,建成了一家畅销的山货网店,引来了城里学校的优质教育活水。
直播带出山货好销路
村委会主任罗辉,红了!
6月,一场一个半小时的直播,罗辉吸引了80多万观众,8万元的山货销售一空,还有3万多元订单得赶紧去补货。
“哟,我们的渣海椒还有点俏呢。”看着电商小店堆成山的包装盒,村民们的眼睛都亮了。两年前,罗辉第一次给村里卖货,大伙儿对这个年轻人没啥信心,“自己做着吃的,哪里卖得脱?”
洞桥村的穷,挺典型。村子建在大山上,家家都种“三大坨”——土豆、玉米和红薯。
“这是守着宝山挨穷。土鸡蛋、高山土豆、红薯粉、渣海椒……城里俏得很,村民却不会卖。”几年前,罗辉回到村里,眼前的情况让他的想法逐渐坚定,“我来帮忙,把山货卖出山。”
没想到,这事挺难。村民不相信山货好卖,供货不积极。罗辉也没搞过电商,销路不好找,一个月销售额只有几百块钱,难免有点泄气。
驻村第一书记杨玉超出了个主意:“只在朋友圈卖,路子太窄,要不试试拍视频、做直播带货?”
于是,原本腼腆的罗辉成了带货视频主角。原生态的山村风光,山里土货的制作过程,趣味十足的MV……视频账号“村主任小罗”很快火了,也为洞桥村的山货打开了销路。今年上半年,村里靠电商增收30万元。
5月,村民李先富种的草莓熟了。往年,老李要将草莓背去镇上卖,今年通过视频推荐,好多市民开车来采摘,草莓还没出山就卖完了。
重庆市委网信办是洞桥村的帮扶单位。“请网红来带货很难长期持续。村委会主任自己带货不用花钱,还能提升村子的形象,形成助力山货出山的扶贫长效机制。”重庆市委网信办副主任吴勇军挺有信心。
云端议出脱贫好点子
只靠卖山货,洞桥村可富不起来。想发展产业,洞桥村有个难题:缺人。
“全村2400人,在家的就400人,不是老就是小。更关键的是没有带头肯干的人。”刚来洞桥村时,杨玉超犯过很长时间的愁,“村里发展核桃产业,想请40个短工,只来了10多个人。”
村里党员为啥不站出来,发挥带头作用?村里的干部给杨玉超算了笔账,“洞桥村33名党员,年纪大的住得偏,年纪小的在外边。村委开会学习人来不齐,党员意识有待加强。”
为了破局,重庆市委网信办为洞桥村开通了智慧党建IPTV“智云”视频会议系统。“去年10月正式运行,不管在家不在家,用手机、电脑、电视都能参会。现在村委开会,每次参会的将近30人。”杨玉超说。
云端会议消除了物理距离,也拉近了大家的心。市、县、镇、村的党员干部都在一个屏幕中对话,一起为洞桥村的发展出谋划策。村里党员的归属感强了,带动作用也逐步发挥出来。
1200亩脆李、800亩核桃,这是洞桥村脱贫的长效产业。在村里,党员带着群众干,护理果林、施肥除草。在村外,打工和外出的村民能看到图片、视频甚至直播。在网络平台上,今年种些啥、种多少、收入咋分成,村民讨论得热火朝天。
这在洞桥村,是从未有过的热闹场面。
网课引来山外好资源
洞桥村的扶贫,重庆电信公司也参与。最开始,电信公司巫山当地负责人龚璞很郁闷:基站建起来、光纤全覆盖、贫困户费用能打折、免费提供软件平台……钱投了不少,但村民就是不爱用。
症结何在?村民给了答案:不实用。
那就按群众说的办。打开软件平台,市里县里的宣传片,换成了种地种果树的教学视频;为村民免费安装防盗监控,在外也能实时看到家里的情况;一键连线农技人员,实时提供视频指导……在洞桥村花竹小学,还免费安装了“校园录课云系统”,将名师名校优质资源聚合起来。重点学校的优质教学资源顺着网线进村,洞桥的孩子同步享受城里的优质课程。
“党建上网、山货上线、课堂上云,都不是啥新鲜事。洞桥的网络扶贫有效果,关键是这三项工作都做实了、做活了。”重庆市委网信办主任文天平认为,“网络扶贫不意味着苦干蛮干,而是通过互联网和信息化的支撑,为党员群众减了负,帮上忙,提供正向激励,形成想用、爱用、学用的氛围。”
“比如说,党建上网让干部群众能在家参会,不用再顶风冒雪走山路来村委会了。打造乡土网红卖山货,给村里不断拓宽增收渠道,人人得利。课堂上了云还用得好,给了村子希望。”文天平说,更重要的是,村里最贫困的一批群众也学会了上网,深山的洞桥村与外面的世界同步了。
这不,刚脱贫没多久,村民王友菊就咬着牙,掏1000多元买了一部智能手机。这天,她正和侄女视频聊天话家常。老伴彭知财还没学会咋用,站在一旁看着屏幕咧着嘴笑:“现在智能手机用处可大嘞。”
关键词: 网络扶贫
- 【世界热闻】内蒙古启动人力资源诚信服务示范机构评选
- 环球观焦点:内蒙古:这5项职业资格考试暂停
- 全球热门:飞天圆梦|静待梦天,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收官在即
- 飞天圆梦|“梦天”已就位!杨利伟动情讲述“初代”航天人故事
- 对标保时捷Taycan?大众中国功勋苏伟铭亲自下场造车
- 环球速递!被人忽视的线下市场,隐藏着双11的另一个流量密码
- 环球热头条丨抖音还差一个双11购物节
- 【天天新要闻】中银证券给予珀莱雅买入评级 强品牌力、全渠道布局推动Q3业绩高增长
- 焦点简讯:鸭脖狂奔,绝味失宠
- 天天观天下!做不了山姆,永辉转身向盒马?
- 安信证券给予紫燕食品增持评级 成本压力仍然较大 看好公司全国化进程
- 天天新消息丨郑州银行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34.03亿元 同比增长2.15%
- 世界快资讯:中钢协:加快落实两大产业发展计划
- 世界短讯!俄方称暂时无法确认继续履行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的条件
- 世界聚焦:美媒:近八成美国人认为国家已“失控” 多数民众给现状差评
- 新华全媒+丨天津:适老化改造改出“暖心窝”
- 环球精选!媒体评述:梦天实验舱整装待发 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迈向收官
- 全球观察:捷报连连!多条高铁建设取得新进展!
- 世界通讯!飞天圆梦丨太空“新房”来了!中国人自己的太空实验室将建成
- 秋季女性白癜风患者更需注意这些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