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将至,国际各大词典又要推出自己的“年度词汇”了。然而面对“史无前例”的2020年,牛津词典犯了“选择困难症”......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卫报》23日报道,由于今年发生了太多震撼性的事件,无法用单个词汇进行概括,牛津词典首次推出了“年度词汇表”。与疫情有关的“冠状病毒”(coronavirus)、“封锁”(lockdown),年初肆虐澳大利亚的“丛林大火”(bushfires),蔓延全美的反种族主义示威“黑命贵”(black lives matter),以及涉及美国大选的“邮寄”(mail-in)等词汇纷纷上榜。
《卫报》:牛津词典称今年有太多词汇了,没法只选一个出来
牛津词典表示,有太多词汇能够用来描述2020年了,选择这些词汇,是因为它们能够反映今年人们的“精神、情绪或是关注点”。词典编撰者指出,通过对网络新闻、博客等文本来源中超过110亿个词汇进行追踪,在这一年中“语言数据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兴词汇出现的频率在极剧上升”。
例如“冠状病毒”(coronavirus),这一词汇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以前主要是科学家和医学家在使用,但今年疫情的暴发,让它成为了英语中使用最频繁的词汇之一。
而“新冠肺炎”(covid-19)一词是今年出现的新兴词汇,牛津词典在今年2月世卫组织的报告中首次记录到,之后这一词汇的使用频率迅速超过了“冠状病毒”。此外,“戴口罩”(mask up),“反口罩”(anti-mask)等新兴词汇的大量涌现,也反映着人们对佩戴口罩问题的态度。
牛津年度词汇报告封面:前所未有的一年
据统计,今年以来,“大流行”(pandemic)一词的使用量增加了超过57000%。报告还指出,疫情让人们再次重视科学的作用,与2019年相比,“追随科学”(following the science)的使用频率增加了1000%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人们对语言的使用还受到工作习惯的影响。由于处在疫情封锁中,很多人选择了远程办公,这种工作习惯的改变直接体现在了词汇的使用上。自3月以来,“远程”(remote)和“远程地”(remotely)两个词汇使用频率的增长都超过了300%。
牛津年度词汇报告显示,今年各月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均与当月重要新闻事件有关。
根据研究人员对语料库的追踪,今年初,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之前,与特朗普弹劾案有关的词汇使用频率达到顶峰,例如1月的“弹劾”(impeachment)以及2月的“宣告无罪”(acquittal)。
进入3月后,随着疫情的逐渐发酵,“冠状病毒”(coronavirus)、“封锁”(lockdown)、“社交距离”(social distancing)、“重新开放”(reopening)等词汇在随后两个月达到使用高峰。
5月底,美国反种族主义示威被引燃,“黑命贵”(black lives matter)一词随之成为6月的热点。8月,由于特朗普在竞选中频繁炒作“邮寄选票”议题,以及白俄罗斯暴发示威游行,“邮寄”(mail-in)和“白俄罗斯人”(Belarusian)的使用频率在8月达到顶点。
10月,白宫先后出现了包括特朗普在内的新冠确诊病例,这让源于上世纪70年代的词汇“超级传播者”(superspreader)成为当月热点。
今年上半年,与疫情有关的词语使用频率最高
根据惯例,牛津词典每年都会发布年度词汇。去年是“气候紧急状态”(climate emergency),2018年是“有毒”(toxic),2017年是“青年震荡”(youthquake),2016年则是“后真相”(post-truth)。
有意思的是,2015年的年度词汇是“笑哭”的表情符号,这也是牛津词典唯一一次把年度词汇颁给一个表情。
除了牛津词典,柯林斯词典在本月9日也公布了今年的年度词汇——“封锁”(lockdown)。据BBC报道,柯林斯词典编撰者透露,今年该词典记录到“封锁”一词的使用次数超过25万次,远远超出去年的4000次。
柯林斯词典语言内容顾问海伦·纽斯戴德(Helen Newstead)认为,“封锁”一词浓缩了数十亿人的共同经历,反映了我们周围的世界,“这并非是个值得庆祝的词汇,但它能够概括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今年的遭遇。”
“我从来没见过有哪一年的语言像今年一样(丰富)。”牛津大学出版社主席卡斯帕·格拉斯沃(Casper Grathwohl)说,今年有很多词汇放在其他任何一年都能成为“年度词汇”。
格拉斯沃补充道,“这前所未有,又有点讽刺。这一个令人无语的年份,却充满了不同以往的新词。”
关键词: 国际各大词典
- 【世界热闻】内蒙古启动人力资源诚信服务示范机构评选
- 环球观焦点:内蒙古:这5项职业资格考试暂停
- 全球热门:飞天圆梦|静待梦天,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收官在即
- 飞天圆梦|“梦天”已就位!杨利伟动情讲述“初代”航天人故事
- 对标保时捷Taycan?大众中国功勋苏伟铭亲自下场造车
- 环球速递!被人忽视的线下市场,隐藏着双11的另一个流量密码
- 环球热头条丨抖音还差一个双11购物节
- 【天天新要闻】中银证券给予珀莱雅买入评级 强品牌力、全渠道布局推动Q3业绩高增长
- 焦点简讯:鸭脖狂奔,绝味失宠
- 天天观天下!做不了山姆,永辉转身向盒马?
- 安信证券给予紫燕食品增持评级 成本压力仍然较大 看好公司全国化进程
- 天天新消息丨郑州银行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34.03亿元 同比增长2.15%
- 世界快资讯:中钢协:加快落实两大产业发展计划
- 世界短讯!俄方称暂时无法确认继续履行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的条件
- 世界聚焦:美媒:近八成美国人认为国家已“失控” 多数民众给现状差评
- 新华全媒+丨天津:适老化改造改出“暖心窝”
- 环球精选!媒体评述:梦天实验舱整装待发 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迈向收官
- 全球观察:捷报连连!多条高铁建设取得新进展!
- 世界通讯!飞天圆梦丨太空“新房”来了!中国人自己的太空实验室将建成
- 秋季女性白癜风患者更需注意这些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