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第一碗“麻辣粉”上桌,同时市场也在2022年初迎来了降息“大礼包”。1月17日,央行在官网公布了中期借贷便利(MLF)和公开市场逆回购两项操作细则,同时宣布两项操作的中标利率均下降10个基点。MLF利率下调后,业内普遍认为,本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大概率同步下调,与居民月供房贷挂钩的5年期及以上品种可能同步下调10个基点。有分析人士指出,央行将继续运用逆回购、MLF等常规性操作,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下调10个基点
降准一个月后,央行再次宣布降息。据央行官网,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1月17日央行开展7000亿元MLF操作和100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由于同日有5000亿元MLF和100亿元逆回购到期,整体实现单日公开市场净投放2900亿元。
同时,央行还在公告中提到,MLF操作和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的中标利率均下降10个基点。其中,MLF中标利率为2.85%,前值为2.95%,期限为1年;1000亿元逆回购中标利率为2.1%,前值为2.2%,期限为7天。
这也是央行自2020年3月调降7天逆回购利率和4月调降1年期MLF利率后,首次降低政策利率。就在2021年12月,央行还实施了年内的第二次降准,并下调了1年期LPR,市场对于降息一事呼声较高,但超额续做MLF和逆回购,并降息10个基点仍略超市场预期。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分析指出,央行在本月实施降息,是货币政策支持稳增长的系列举措之一。本次降息可看作是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箱中,另一项重要的支持稳增长的工具,其政策信号和实际影响将比2021年12月1年期LPR报价下降更强。
温彬表示,从过去看,在1年期LPR下降后的下个月,再进行降息继续引导LPR下降的情况并不多见。本次降息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政策需求较为急迫,在1月即降息体现了货币政策落实发力靠前的要求;另一方面,降息10个基点力度不小,是加大逆周期调节的体现,表明了政策发力适当靠前、跨周期和逆周期政策有机结合的要求。
在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看来,美联储在高通胀压力下将加快政策收紧步伐,最快3月就可能启动加息。为避免国内降息与美联储加息“撞车”,进而给人民币汇率带来较大下行压力,央行1月降息落地,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货币政策操作的前瞻性。
LPR大概率同步下调
央行下调MLF利率后,本月LPR走势受到广泛关注。此前,央行在连续19个月保持LPR利率不变且未下调MLF利率的情况下,于2021年12月将1年期LPR报价下调至3.8%,下调5个基点。影响居民房贷月供的5年期以上LPR报价则继续保持不变,为4.65%。
而LPR是由报价银行按照MLF利率加点形成的报价,在本月MLF中标利率下调后,基于MLF的锚定作用,LPR本月能否连续下调?5年期以上LPR报价是否会发生变化?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指出,由于2021年12月的一次LPR报价调降的幅度较小,且为非对称调降,1年期下调,5年期不变。此次MLF操作利率下调10个基点,将大概率引导本月LPR报价同步下调。
“其中,1年期LPR可能下调5-10个基点,5年期LPR可能同步下调10个基点。”唐建伟表示,宽信用将有利于带动银行降低企业贷款定价,减少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提振融资需求;中长端利率下行也有利于托底房地产市场,减轻市场观望情绪。
温彬预计,预计1月20日披露的1年期和5年期LPR报价,大概率同步下降10个基点,有助于促进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不排除后续降准可能
2021年以来,央行在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充裕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了结构性的货币政策工具以及其他金融服务措施,包括降准、降低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等。
在2021年12月30日央行举行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和绿色金融新闻发布会上,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指出,2022年央行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把握好三个“稳”,进一步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孙国峰谈到,一是货币信贷总量稳定增长,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二是金融结构稳步优化,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精准发力,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三是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促进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对于本次降息后下一阶段的货币政策走势,唐建伟表示,不排除后续仍有降准的可能性,降准可以起到缓释经济下行压力、平滑跨年经济波动的作用,提供的宽松流动性环境也能产生配合信用松绑的效果。
温彬则认为,已经出台的政策有望持续发挥效果,预计央行将继续运用逆回购、MLF等常规性操作,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同时更多以结构性政策为主,精准支持实体经济重要领域和薄弱环节,并应对好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等各种内外部风险。(北京商报记者岳品瑜廖蒙)
- 【世界热闻】内蒙古启动人力资源诚信服务示范机构评选
- 环球观焦点:内蒙古:这5项职业资格考试暂停
- 全球热门:飞天圆梦|静待梦天,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收官在即
- 飞天圆梦|“梦天”已就位!杨利伟动情讲述“初代”航天人故事
- 对标保时捷Taycan?大众中国功勋苏伟铭亲自下场造车
- 环球速递!被人忽视的线下市场,隐藏着双11的另一个流量密码
- 环球热头条丨抖音还差一个双11购物节
- 【天天新要闻】中银证券给予珀莱雅买入评级 强品牌力、全渠道布局推动Q3业绩高增长
- 焦点简讯:鸭脖狂奔,绝味失宠
- 天天观天下!做不了山姆,永辉转身向盒马?
- 安信证券给予紫燕食品增持评级 成本压力仍然较大 看好公司全国化进程
- 天天新消息丨郑州银行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34.03亿元 同比增长2.15%
- 世界快资讯:中钢协:加快落实两大产业发展计划
- 世界短讯!俄方称暂时无法确认继续履行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的条件
- 世界聚焦:美媒:近八成美国人认为国家已“失控” 多数民众给现状差评
- 新华全媒+丨天津:适老化改造改出“暖心窝”
- 环球精选!媒体评述:梦天实验舱整装待发 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迈向收官
- 全球观察:捷报连连!多条高铁建设取得新进展!
- 世界通讯!飞天圆梦丨太空“新房”来了!中国人自己的太空实验室将建成
- 秋季女性白癜风患者更需注意这些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