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经过26个多小时的连续拖拉,“海基一号”导管架顺利登上位于珠海高栏港的运输驳船指定位置,标志着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陆地建造全部完成。
导管架相当于固定式海上油气平台的基座,“海基一号”设计强度可抵御百年一遇的恶劣海况,总高度302米,与埃菲尔铁塔高度接近,重量达3万吨,所用钢材可以制造1艘中型航空母舰,底部长宽各105米,面积相当于26个篮球场。
“为满足装船要求,我们对亚洲最大的专用下水驳船‘海洋石油229’进行改造,使其运输下水能力从30000吨提升至38500吨。项目全面强化装船风险管控和精细化管理,将装船步骤细化为40个节点,经过精细计算,明确每个节点的调载要求,提前辨识出整个装船过程的风险点,并制定详细的应对预案,逐项反复检查装船准备细节,确保装船准备万无一失。装船过程中,项目组织精兵强将,200余人的装船团队昼夜不息,连续作战,将每一个细节都做到极致,大大提升了装船效率,较计划提前近7个小时完成装船作业,创造了国内超大型导管架拖拉装船的新纪录。”陆丰油田群区域开发工程总包项目经理阳连丰说。
据中海油深圳分公司深水工程建设中心总经理刘华祥介绍,“海基一号”导管架于2020年3月开工建造,面对新冠疫情冲击、技术空白多、质量要求高、工期紧张等一系列困难挑战,项目参建各方统筹调配优质资源,前瞻部署物资采办,经过24个月的艰苦奋战,成功完成总高度世界排名前十的导管架建造。
项目建立闭环风险管控和质量管理机制,变传统的板块化管理为纵向全过程管理,显著提升管理效率,创造了675万安全工时的优秀安全绩效,焊接总体合格率达99%以上。项目组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一举攻克了超大型导管架总体设计、超大型结构物尺寸控制等一系列技术难题,实现了我国在超大型海洋油气平台导管架设计建造技术上的新突破。
目前,“海基一号”正进行装船固定等后续施工作业,将于3月下旬启航奔赴陆丰油田群海域进行海上安装。在此之前,项目海上安装等技术方案已通过专家审查,海管铺设、海管终端及防沉板安装等海上施工已按计划完成。
据悉,2022年是南海东部油田提前上产2000万吨的决战决胜之年。陆丰油田群区域开发项目高峰年产原油达185万吨,“海基一号”的服役为实现这一目标增添了底气,也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加快推动国内油气增储上产,进一步提高我国能源安全保障能力。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敖德芳 符雅 王则斌 实习编辑:尹翼星)
- 【世界热闻】内蒙古启动人力资源诚信服务示范机构评选
- 环球观焦点:内蒙古:这5项职业资格考试暂停
- 全球热门:飞天圆梦|静待梦天,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收官在即
- 飞天圆梦|“梦天”已就位!杨利伟动情讲述“初代”航天人故事
- 对标保时捷Taycan?大众中国功勋苏伟铭亲自下场造车
- 环球速递!被人忽视的线下市场,隐藏着双11的另一个流量密码
- 环球热头条丨抖音还差一个双11购物节
- 【天天新要闻】中银证券给予珀莱雅买入评级 强品牌力、全渠道布局推动Q3业绩高增长
- 焦点简讯:鸭脖狂奔,绝味失宠
- 天天观天下!做不了山姆,永辉转身向盒马?
- 安信证券给予紫燕食品增持评级 成本压力仍然较大 看好公司全国化进程
- 天天新消息丨郑州银行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34.03亿元 同比增长2.15%
- 世界快资讯:中钢协:加快落实两大产业发展计划
- 世界短讯!俄方称暂时无法确认继续履行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的条件
- 世界聚焦:美媒:近八成美国人认为国家已“失控” 多数民众给现状差评
- 新华全媒+丨天津:适老化改造改出“暖心窝”
- 环球精选!媒体评述:梦天实验舱整装待发 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迈向收官
- 全球观察:捷报连连!多条高铁建设取得新进展!
- 世界通讯!飞天圆梦丨太空“新房”来了!中国人自己的太空实验室将建成
- 秋季女性白癜风患者更需注意这些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