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社区独居老人、特困家庭等尤其需要关心和帮助。
在4月15日上午举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发布会上,上海市民政局局长蒋蕊表示,正在落实针对性举措,针对独居老人、特别是高龄独居老人,或家人被隔离收治而暂时无人照料的老人等,民政等相关部门开展摸底排查,掌握实际需求,组织力量给予帮扶;针对特困家庭,加强救助供养,及时足额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配备必需的防疫物资、农副食品、生活用品等,保障困难群众疫情防控期间的基本生活。
根据《上海民政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上海是目前全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超大型城市,约有533万老年人,占总人口36.1%。“十三五”期间,上海全市养老床位总数为15.9万张,绝大多数的老人,都采取社区养老、居家养老。此外,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末,上海“纯老家庭”老年人数量达到143万余人,其中独居老年人数超过30万。对于他们来说,疫情期间的生活保障、健康照料,尤为需要关注。
目前公开的数据显示,上海有超30万的独居老人,而只有500多名居家养老的护理员能够提供上门的照护,面对这么大的缺口,在疫情之下如何保证老人的日常生活护理就显得尤为关键。
上海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副教授、政府改革与治理创新研究项目负责人汪仲启认为,这超过30万名的独居老人当中,大部分是身体健康,日常生活能够自理的。在疫情期间,居委会要首先照顾好老人的生活物资保障、配药、送药等需求以及应对突发情况的处置。并且当老年人需要帮助时,应及时向老年人伸出援手。
疫情期间,封控在家里的老人,他们可能不会使用手机团购、网购,不会使用互联网医院,甚至不能及时接收到核酸检测的信息,如何来帮助这些老人度过难关,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在人民日报高级记者李泓冰看来,现在有一些小区已经采取了志愿者“结对”的方式来帮助独居老人,这是一种温暖的社会互助的力量。但是我们也发现也有被遗漏的困难人群,有一些老人已经失能,平日需完全依靠护工的照顾,现在许多护工都被封在家中,无法上门,这部分老人就需要左邻右舍的帮助,并且民政部门的力量也需要及时介入。
作为老年人集中的养老机构,也是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在4月15日的发布会上,上海市副市长彭沉雷表示,自3月10日起,上海全市养老机构实行全封闭管理,并自4月2日起,进一步从严强化养老机构的物品物资和人员管理。封闭期间,全市所有养老机构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并加强环境消杀,对一些符合条件的老人,在征得本人及家属同意的前提下,做到“能种尽种”,同时积极推进养老机构老年人及工作人员的中医药预防干预。
为确保养老机构“零感染”,防疫特殊期间,养老机构不进不出,但老人又恰恰是就医需求较大的群体,如何解决老人就医后无法回院的问题,成了许多养老院都面临的考验。
对此,李泓冰表示,虽然目前已经有一些医院为了确保养老院老人的就医问题,在自己的辖区内设立临时隔离点,来接纳这些养老院老人,但这种方案大规模推广很有难度,所以还是要立足于由养老院来解决出院老人的问题。可以设置一个过渡区或者缓冲区,来安置出院回归的老人,并在核酸检测无异常后,将其送回养老院。
(看看新闻Knews编辑 毕俊杰)
- 【全球独家】10月制造业PMI为49.2% 建筑业景气水平较高
- 环球今日讯!亚马逊营业利润率下降至2% 国内头部电商或进一步抢占海外市场
- 国家药监局:促进彩色隐形眼镜生产经营企业规范化发展
- 即时焦点:智慧芽升级科创力评估平台 累计上线12条产业技术链
- 【世界热闻】内蒙古启动人力资源诚信服务示范机构评选
- 环球观焦点:内蒙古:这5项职业资格考试暂停
- 全球热门:飞天圆梦|静待梦天,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收官在即
- 飞天圆梦|“梦天”已就位!杨利伟动情讲述“初代”航天人故事
- 对标保时捷Taycan?大众中国功勋苏伟铭亲自下场造车
- 环球速递!被人忽视的线下市场,隐藏着双11的另一个流量密码
- 环球热头条丨抖音还差一个双11购物节
- 【天天新要闻】中银证券给予珀莱雅买入评级 强品牌力、全渠道布局推动Q3业绩高增长
- 焦点简讯:鸭脖狂奔,绝味失宠
- 天天观天下!做不了山姆,永辉转身向盒马?
- 安信证券给予紫燕食品增持评级 成本压力仍然较大 看好公司全国化进程
- 天天新消息丨郑州银行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34.03亿元 同比增长2.15%
- 世界快资讯:中钢协:加快落实两大产业发展计划
- 世界短讯!俄方称暂时无法确认继续履行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的条件
- 世界聚焦:美媒:近八成美国人认为国家已“失控” 多数民众给现状差评
- 新华全媒+丨天津:适老化改造改出“暖心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