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看病买药,成为公众普遍关注的话题。
4月15日,上海市卫健委表示,各级公立医院原则上不停诊,急诊、发热门诊等重点科室必须要全力保障开放,并且明确,疫情期间看急诊,医疗机构不得以等核酸检测结果为由延误治疗。
同时,为加快核酸检测速度,上海市卫健委已要求医疗机构在疫情期间实验室24小时运行,增派人手、增加排班,减少患者等待时间。
而在封控期间,不少上海市民转为线上就医,互联网医院的诊疗量也因此上升5到8成不等。尽管院方增加了医疗服务人员,延长了服务时间,但由于第三方配送人员紧缺,药物配送仍然受到了一定影响。
以某三甲医院为例,院方每天通过互联网医院配药约1200单,但是从4月6日至今,由于物流不通畅,已经积压了约3000单药物尚未配送,目前送药周期已经延长至15到20天。
上海市政协委员邵楠日前注册成为某平台的众包骑手,专门配送药品订单。在他看来,药品的配送难,有一部分原因在于医药单的价格普遍偏低,用户又多是有基础疾病的老人,几无议价付费能力,而骑手则有很大的选择余地,自然会选择价格更高的订单。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从供给端入手,因此邵楠建议,让更多的人手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上,让城市的毛细血管动起来。“我们现在缺的不光是司机,还有搬运工”,他说。
为了疏通互联网医院的药物配送堵点,上海的政府部门已和相关企业已成立工作组,携手建立药品配送绿色通道。4月15日一早,首批5000单通过"绿色通道"配送的处方药,已送抵患者所在街镇。
与此同时,药物供给的点位也在进一步铺开。一周来,上海又有300多家药店恢复营业。目前,全市累计有1200多家药店参与保供,接下来还会有1000多家药店逐步恢复营业。
不过,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副所长罗力指出,除了网点和运力,信息畅通也是一个关键点。药店与居民之间,应建立一个直通网络来匹配居民的用药需求,以解决配不到相关药物的问题。
而涉及到处方药,则需要有关部门给予支持,在医院、药店、病人与基层组织间建立一个畅通的信息系统,打通“配药难”的各个堵点。罗力介绍,目前,宝山区的一个街道正在进行相关的试点工作。
(看看新闻Knews编辑 赵歆)
- 【全球独家】10月制造业PMI为49.2% 建筑业景气水平较高
- 环球今日讯!亚马逊营业利润率下降至2% 国内头部电商或进一步抢占海外市场
- 国家药监局:促进彩色隐形眼镜生产经营企业规范化发展
- 即时焦点:智慧芽升级科创力评估平台 累计上线12条产业技术链
- 【世界热闻】内蒙古启动人力资源诚信服务示范机构评选
- 环球观焦点:内蒙古:这5项职业资格考试暂停
- 全球热门:飞天圆梦|静待梦天,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收官在即
- 飞天圆梦|“梦天”已就位!杨利伟动情讲述“初代”航天人故事
- 对标保时捷Taycan?大众中国功勋苏伟铭亲自下场造车
- 环球速递!被人忽视的线下市场,隐藏着双11的另一个流量密码
- 环球热头条丨抖音还差一个双11购物节
- 【天天新要闻】中银证券给予珀莱雅买入评级 强品牌力、全渠道布局推动Q3业绩高增长
- 焦点简讯:鸭脖狂奔,绝味失宠
- 天天观天下!做不了山姆,永辉转身向盒马?
- 安信证券给予紫燕食品增持评级 成本压力仍然较大 看好公司全国化进程
- 天天新消息丨郑州银行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34.03亿元 同比增长2.15%
- 世界快资讯:中钢协:加快落实两大产业发展计划
- 世界短讯!俄方称暂时无法确认继续履行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的条件
- 世界聚焦:美媒:近八成美国人认为国家已“失控” 多数民众给现状差评
- 新华全媒+丨天津:适老化改造改出“暖心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