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70年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创造了许许多多的第一,也为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重要的贡献。10月10日播出的《这就是中国》节目走进南航,和南航师生一起读懂南航,也读懂中国。
南航的康国华教授在现场展示了自己团队的作品——“锦囊一号”。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一则新闻,8月9日,南航团队在太空的一个卫星上搭载发射了一个小东西,名叫“锦囊一号”。当时团队的创新来源是观察到我们国家自己的空间站已经快建好了,上面有很多的科学的实验,比如说水稻怎么种植。那么团队就在想,在空间站上门槛很高,需要很长的周期去准备,需要很高的技术条件去保障,能不能在自己的领域,就是微小卫星的领域里来实现这个事?所以康教授和团队就打造了这样的一个阳光房。这应该说是国内首个在这样的一个体积大小里保持常温常压的一个东西,这样的话,相当于我们就在太空里面有一个自己的微小的实验室。
那现在在这个“锦囊一号”里开展的是什么实验?什么生物在里面?
康教授和团队这一次选择了一个植物叫红萍。红萍有个俗名叫“满江红”,为什么选择这样的一个植物?这个植物很有意思,在古生物学上有一个事件叫“红萍事件”。5600万年前,地球上还有98%是二氧化碳,就是因为这个植物的出现,把碳吸收、固定、沉淀,使得我们的大气可以满足人类的呼吸。那么该团队也在设想,火星上现在也都是二氧化碳,未来如果要改造火星的话,是不是有这样的一个东西可以去利用?
第二,因为它是一个蕨类植物,这个蕨类植物含有20%的蛋白质,它又是一个高蛋白质的一种植物,意味着它可以成为宇航员的一种食物,所以就想带这样的一个小东西上去,来看看在太空里面它能不能生长得很好。
康教授在介绍“锦囊一号”的作用,包括搭载红萍在做试验的时候,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在做创新,在做科研的时候,一方面需要想象力,还需要跨学科的能力,就是我们做航空航天的研究,不光是需要了解跟航空航天有关的知识,还得懂生物学、还得懂历史,或者说需要懂整个地球、整个宇宙,它都可以成为我们研究的一个部分。
(素材来源:《这就是中国》节目组 编辑:刘清扬)
- 焦点播报:北京新增本土感染者16例 详情公布
- 天天快看点丨辽宁汇聚高校校友资源 引青年人才在辽创新创业
- 每日热文:梦天成功发射!天空飘来一个字:6
- 环球最资讯丨长图丨“院士天团”做优“湖南饭”,该是什么味?
- 常益怀等5市州明早有大雾 出行请注意安全
- 环球动态:11月全省温高干旱持续发展
- 【全球独家】10月制造业PMI为49.2% 建筑业景气水平较高
- 环球今日讯!亚马逊营业利润率下降至2% 国内头部电商或进一步抢占海外市场
- 国家药监局:促进彩色隐形眼镜生产经营企业规范化发展
- 即时焦点:智慧芽升级科创力评估平台 累计上线12条产业技术链
- 【世界热闻】内蒙古启动人力资源诚信服务示范机构评选
- 环球观焦点:内蒙古:这5项职业资格考试暂停
- 全球热门:飞天圆梦|静待梦天,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收官在即
- 飞天圆梦|“梦天”已就位!杨利伟动情讲述“初代”航天人故事
- 对标保时捷Taycan?大众中国功勋苏伟铭亲自下场造车
- 环球速递!被人忽视的线下市场,隐藏着双11的另一个流量密码
- 环球热头条丨抖音还差一个双11购物节
- 【天天新要闻】中银证券给予珀莱雅买入评级 强品牌力、全渠道布局推动Q3业绩高增长
- 焦点简讯:鸭脖狂奔,绝味失宠
- 天天观天下!做不了山姆,永辉转身向盒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