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开学第一周,预制菜进校园的话题“空降”热搜。校园食品安全事关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叠加预制菜这个尚待普及的新兴事物,自然引起热议。
这两年预制菜很火,很多家庭平日也买过。猪肚鸡、酸菜鱼、回锅肉……轻轻松松简单加热,就能让家庭餐桌滋味十足。从食品工业的角度来说,严格落实生产管理流程、按照国家标准生产的预制菜,安全性是有保障的。
然而,消费者偶尔吃,不代表愿意天天吃;自己吃,不代表放心孩子吃;有选择地买来吃,和“在学校只能吃这个”是两码事。受限于现有技术瓶颈,预制菜容易产生营养流失、口味不佳以及添加剂使用较多等问题。在社会对其安全、营养存在担忧的情况下,将预制菜引入学校需慎之又慎。
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是,为什么学校明知道家长会质疑,还要让预制菜进校园?
答案有很多,比如食堂运营成本高、管理难度大,其中也不乏现实压力:一些城市入学人数近几年进入高峰期,今年更是“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的首个入学峰值,上半年多地发布学位预警。在非寄宿制学校,接收学生入校是硬指标,但配建食堂是可选项,有的学校原本就没有规划食堂。学校无法满足供餐需求时,只能采取外包,甚至有学生不得不去缺少资质的“小饭桌”解决中午饭。供餐公司一般由中央厨房当日制作、当日配送,但基于成本、口味稳定、出餐速度等考虑,有的外包供餐公司也开始使用预制菜。根据出生人口推算,入学人数和在校生人数还将持续保持高位。如果没有更合适的解决方案,配送预制菜的供餐公司也许还会增加。
校园食品安全牵动千家万户,没有哪种方案十全十美,食堂管不好同样问题频发。不管采用哪种方式配餐,关键要经过严格评估并争取家长认可。按照《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学校应当建立集中用餐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向师生家长公开食品进货来源、供餐单位等信息;学校在供餐单位选择等重大事项上,应听取家委会或者学生代表大会、教职工代表大会的意见。为保障校园食品安全,我国要求中小学、幼儿园每餐都有学校相关负责人与学生共同用餐,有条件的地区还要建立家长陪餐制度。这提醒学校,供餐全过程应充分尊重师生家长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
对预制菜进校园,家长们意见比较大的,正是学校未经充分沟通和论证就直接改变供餐方式。这表面看是食品安全问题,实质是学校落实管理规定不到位、家校沟通没跟上造成的。信息不够公开、过程不够透明、决策不够民主,导致结果不理想。
从我国消费者的饮食习惯和理念看,预制菜从来不是学生吃饭的最优选择,但学生们还要继续在校吃饭。在人口形势变化的大背景下,学校如何解决供餐问题,最终还要看资源配置能否跟上现实需求。让学生们不再“吃饭难、饭难吃”,是学校的头等大事,还应是政府相关部门的重点工程。(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佘 颖)
- 确保预制菜进校园安全放心
- 自然资源部:第四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发布_视焦点讯
- 环球资讯:中汽协:8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22%和27%
- 江苏连云港奋力打造“一带一路”重要支点_焦点短讯
- 科技赋能 我国数字交通建设迎来关键发展期
- 四川成都简阳市一工地塔吊顶升过程中发生垮塌事故已致6死5_世界观察
- 丰收开江 “蟹”逅田城 开江大闸蟹金秋消费季即将启动
- 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发布 入围门槛275.78亿元_今日播报
- 中国“风”后来居上,风电润滑标准建设加快推进
- 民政部: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每日动态
- 多地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开工 发力重点产业领域 焦点日报
- 全自动咖啡机正在进入家用时代
- 天天观点:服务业开放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走进市场看信心)
- 治愈力拉满!小熊电器这支TVC用100个幸福瞬间圈粉年轻人
- 海丝腾匠心缔造极致好眠,助力全民提升健康素养
- 每日快播:遂平县县政协前往阳丰镇调研“宗教中国化”等工作
- 驻马店市公安局驿城分局朱古洞派出所开展法治教育进校园活动-每日看点
- 确山县普会寺镇:党委书记带头上法治课
- 泌阳籍“东莞好人”白家铭再捐助87000元 助力学子逐梦远航_环球热点
- 泌阳县泌水街道:扎实开展网格长业务培训 世界百事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