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精准对接农民实际需求,新技术就能真正体现“含金量”
在中部一个蔬菜之乡采访,菜农老张讲起件烦心事:蒜薹在地里长得精神,可刚采完运到地头,就垂头耷耳,收购商见了直撇嘴:“这蒜薹品相不行啊。”菜没卖成,老张心急,赶紧请来技术员问诊,原来问题出在采收上,光图省钱,没按技术标准捆绑装筐,直接拿肥料袋子装,娇嫩的蒜薹被残余肥料渣烧伤了。
听技术员讲,为发展蔬菜产业,县里制定了十几项技术标准。进村入户发“明白纸”,推广费了不少劲,可许多菜农不买账。为啥?老张有自己的理儿:“标准化生产讲究多,用绿色农药、生态肥,投入多出一大块,价格却高不了多少,根本不划算。”其他菜农也七嘴八舌,有的抱怨技术材料一沓,里面还有“洋码码”,“明白纸”看不明白。也有人担心,采摘一个月前就不让喷药,要是赶上虫害,难道眼睁睁看着菜被糟蹋?林林总总,说到根子上,还是因为技术标准的事儿没闹明白。
技术标准推广难,折射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衔接问题。农业发展到今天,无论是生产方式还是经营方式,都在发生巨变。过去靠经验种田,如今许多老经验不灵了;过去可以提篮叫卖,如今没有品质、品牌,市场不认了。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在农产品质量上下功夫,而好的质量离不开技术标准化。
人多地少是我们的基本国情。全国有2.3亿承包户,不管现代农业发展到什么样,小农户是农业主体的现实不会变。现在全国出台了7537项农兽药残留标准、5704项农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再加上地方标准,数量不少了。如何让这些新标准、新技术和2.3亿小农户的需求有效衔接,恐怕是现代农业发展亟待解决的一大课题。
一项好技术,如果不能让农民鼓起腰包,恐怕难有生命力。让农业标准走进田间,就要让技术真正体现“含金量”。技术如何生金?实践证明,集约化经营是一条可行途径。在东北某产粮大县,一个水稻合作社,带着1000多农户抱团发展有机稻,全程绿色标准化生产,统一种植,统一打品牌,统一销售,常规稻谷1斤卖2元,他们种的能卖到6元。可见,有了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有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技术推广难题就能迎刃而解。
让新标准、新技术落地,还要在服务上加把劲。农民需求是什么、怎么培训最有效,这些要认真研究。在一些地方,生产规范编成顺口溜,农技人员下田,“土专家”上门,种植大户示范,这样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农民开口就能说“标准”。因此,提升农民培训效果,要精准对接农民需求,提供菜单式课程,把解决现实问题和培训结合起来,农民学得有劲、学了有用,才能对新技术真正服气。
说一千道一万,农民增收是关键。让更多小农户掌握新技术、新标准,农民增收的渠道才能拓宽,农业也才能成为真正有奔头的产业。
关键词: 农技培训
- 世界聚焦:美媒:近八成美国人认为国家已“失控” 多数民众给现状差评
- 新华全媒+丨天津:适老化改造改出“暖心窝”
- 环球精选!媒体评述:梦天实验舱整装待发 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迈向收官
- 全球观察:捷报连连!多条高铁建设取得新进展!
- 世界通讯!飞天圆梦丨太空“新房”来了!中国人自己的太空实验室将建成
- 秋季女性白癜风患者更需注意这些事情!
- 广州新增病例大部分在隔离观察或管控区域中发现
- 凯格精机:接受南方基金等机构调研
- IPO雷达|背后隐现荣昌生物领导班子 关联交易频繁的迈百瑞独立吗?
- 世界微资讯!顺博合金:拟在安徽马鞍山投设2个孙公司 切入变形铝合金业务
- 潜能恒信:QK18-9-3井将于11月1日正式开展钻井作业
- 焦点速讯:美迪西第三季度净利同比增长70.20%至1.15亿元
- 前三季度文化产业恢复向好
- 当前热讯:奋斗者·正青春丨郭文艳:十年坚守谱写乡村幼教美丽篇章
- 每日视讯:看到这一幕,手心都出汗了!
- 环球百事通!飞天圆梦丨梦天实验舱任务宣传片上线——梦耀九州 天宫启程
- 第十一届“在鸣行政法治论坛”暨“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理论与实务研讨会”于在明律师事务所成功举办
- 未来家园三产融合主题乐园,引领蛹虫草消费新升级
- 版权拆分下,玩家是否还能做DOTA赛事主人?
- 天天资讯:阿里巴巴市值跌回8年前:没有人永远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