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险企今年“开门红”呈现高开态势。最新披露数据显示,中国人寿、中国太保、新华保险、中国人保及中国平安5家A股上市险企1月份经营数据亮眼。保费方面,中国人寿、新华保险1月保费同比增速居前,分别达到13.13%、12.78%;个险新单方面,平安人寿掀起近年“开门红”新业务增长高潮,个险新单保费同比增速达31%。
去年克服疫情影响拿下的长期保单是中国人寿与新华保险今年保费保持高增长的关键。一位券商非银金融首席分析师表示,这两家公司去年提早准备“开门红”,拿下许多长期保单,这些长期业务今年开始产生续期保费,拉动两家公司保费今年在高基数情况下仍保持较高增长。今年1月,中国人寿、新华保险分别实现保费收入2189亿元、346.3亿元。
新单业务方面,上市险企一改去年颓势,呈现逆转之势。国泰君安非银金融首席分析师刘欣琦分析称,得益于提前备战“开门红”、新老重疾定义切换的催化、疫情有效防控等因素的影响,上市险企今年首月实现“开门红”,新单业务表现大超预期,其中,中国平安个险新单同比大幅增长31%,预计其他几家险企新单趋势与其一致,正增长幅度较明显。
不过,这种高增长现象仅是多种因素刺激下的短期现象,全年来看,上市险企保费增速将回落至常规水平。一位券商非银金融分析师表示,从需求方面来看,前几年保险业主要增长动力来自年金险与重疾险,经过几年高增长之后,重疾险增速自去年开始下滑,中长期增长有瓶颈。年金险的资产管理属性更多,随着银行理财子公司等资产管理公司加入竞争,年金险未来竞争加剧,增速也不会太高。
“从渠道方面来看,去年保险代理人规模便已见顶,依靠代理人拉动保费增长的模式将逐渐乏力。代理人队伍规模难以突破之下,险企转向提升人均产能策略。但这需要通过营销机制、考核机制改革实现代理人队伍的质变,至少要有3至5年时间才能见效,短周期内对保费的拉动效应有限。”上述分析师补充道。
申万宏源非银金融分析师葛玉翔认为,由于新版重疾表剔除了轻度甲状腺癌,影响了重疾发生率,重疾险新产品价格将更加科学合理并略有小幅降价,头部险企将优化重疾保险产品体系,加强健康管理服务内容提供,提升产品竞争力。
业内专家认为,医疗险将成为保障型业务的竞争重地。一方面医疗险目前的体量还比较小,发展空间很大;另一方面去年有多项鼓励政策出台,为险企发展这项业务提供了很好的政策环境。此外,受疫情影响,人们对医疗健康风险的管理需求正在觉醒,是医疗险长期增长的内在动力。
关键词: 克服疫情影响
- 世界短讯!俄方称暂时无法确认继续履行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的条件
- 世界聚焦:美媒:近八成美国人认为国家已“失控” 多数民众给现状差评
- 新华全媒+丨天津:适老化改造改出“暖心窝”
- 环球精选!媒体评述:梦天实验舱整装待发 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迈向收官
- 全球观察:捷报连连!多条高铁建设取得新进展!
- 世界通讯!飞天圆梦丨太空“新房”来了!中国人自己的太空实验室将建成
- 秋季女性白癜风患者更需注意这些事情!
- 广州新增病例大部分在隔离观察或管控区域中发现
- 凯格精机:接受南方基金等机构调研
- IPO雷达|背后隐现荣昌生物领导班子 关联交易频繁的迈百瑞独立吗?
- 世界微资讯!顺博合金:拟在安徽马鞍山投设2个孙公司 切入变形铝合金业务
- 潜能恒信:QK18-9-3井将于11月1日正式开展钻井作业
- 焦点速讯:美迪西第三季度净利同比增长70.20%至1.15亿元
- 前三季度文化产业恢复向好
- 当前热讯:奋斗者·正青春丨郭文艳:十年坚守谱写乡村幼教美丽篇章
- 每日视讯:看到这一幕,手心都出汗了!
- 环球百事通!飞天圆梦丨梦天实验舱任务宣传片上线——梦耀九州 天宫启程
- 第十一届“在鸣行政法治论坛”暨“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理论与实务研讨会”于在明律师事务所成功举办
- 未来家园三产融合主题乐园,引领蛹虫草消费新升级
- 版权拆分下,玩家是否还能做DOTA赛事主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