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市场监督 >
“双十一”再次掀起购物狂潮 警惕网购之后的诈骗 2021-11-16 11:09:30  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一年一度的“双十一”再次掀起购物狂潮。北京市东城区检察院检察官结合办案实践,对网购之后可能发生的几种诈骗类型进行总结,提示广大消费者在愉快购物、开心收货的同时,务必提高警惕,谨防上当被骗。

三个典型案例

【典型案例一】以取消会员或代理资格为名进行诈骗

2021年5月,家住四川省泸州市的刘先生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某大型购物台客服人员,并详细报出了刘先生之前的一单购物记录,刘先生信以为真。对方进一步告知,系统将刘先生列为该购物台的会员,刘先生今后购物可以享受折扣优惠,但系统每月会自动扣除刘先生几百元的会员费。刘先生因不需要该会员身份,申请取消会员资格,后对方引导刘先生一步步将钱款转至指定账户,最终刘先生被骗138500元。

【典型案例二】以质量问题为由主动联系退货进行诈骗

2021年1月,家住江苏省南京市的鲁女士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与鲁女士核对之前网购的单号、购买时间和具体物品后,告知鲁女士该产品质量不合格,而厂家购买了支付宝的保险,蚂蚁金服会给鲁女士赔付200元。对方指示鲁女士到支付宝备用金板块领取赔偿款。因系统设置原因,鲁女士一次领到了500元。对方让其退还多领的300元,后以需要“关闭备用金”为由,一步步指示鲁女士将本人银行卡内钱款转到指定账户,并诱骗鲁女士从网贷台借款转至指定账户。最终,鲁女士被骗6000余元。

【典型案例三】以快递破损或丢失为由主动退赔进行诈骗

2021年3月,家住河南省登封市的沈先生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某快递公司的员工,说沈先生购买的商品在邮寄过程中损坏,要进行赔付。对方添加沈先生的QQ号,将沈先生拉入专门的“退款群”,引导沈先生点击QQ分享屏幕。在对方的诱骗下,沈先生账户内的钱款被转走,最终被骗5万余元。

检察官提醒

结合办案实践,东城区检察院检察官提醒广大消费者,网购之后也要提高警惕,防止被骗。

一是通过正规渠道联系解决问题。接到不明电话,无论是被告知成为会员、代理商或者经销商会引起自动扣费这样的麻烦事,还是因产品质量问题收到赔付这样的“好事儿”,务必通过购物台提供的相应联系渠道去核实解决问题,而不要随着不明来电的引导去实施与钱款相关的操作,从而避免落入诈骗分子布下的圈套。需要注意的是,支付宝备用金系支付宝自带的一款小额短期借款,最高额度为500元,并不是陌生电话所谓的“赔偿款”。

二是网购时要注重个人信息保护。当前,网购已成为大众普遍接受的日常购物方式,伴随网购产生的快递物流等服务,消费者的电话、地址等与购物相关的信息也容易遭泄露。这些信息往往可能被诈骗分子利用,从而实施更为精准的诈骗。因此,消费者在网购时,切记注重个人信息保护,比如不使用真名而使用网名,选择自提网点收取快递而不是家庭住址,将物流信息清除后再丢弃快递包装等。

三是发现可疑情况及时求助。对于陌生来电提及钱款、账户的情况,尤其要提高警惕,多加核实,可能的情况下,对双方沟通交流的过程进行录音录像。发现可疑情况时,不要急于进行钱款操作,建议先询问身边的亲朋,从而获得及时的提醒和帮助。一旦发现可能被骗之后,要第一时间报警,并将双方通信记录、钱款往来、对方骗术等与案件有关的证据一并提供给警方。

关键词: 警惕 狂潮 网购 典型案例

相关阅读:
热点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