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市场监督 >
河南漯河提高监管精准度靶向性 规范监管执法行为 2022-03-23 13:33:14  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对信用好的企业降低抽查比例和频次,对信用等级差的企业提高抽查比例和频次。2021年,河南省漯河市组织开展“双随机”抽查342次,问题发现率由之前的21%提高到47%。这是该市实施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提高监管的精准度和靶向产生的直接效果。

“1+1”双系统联动运行。该市开发运用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两套系统台。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系统设置5个模块,赋予7项功能,根据企业信息和评价指标,自动评判加减分和评级,动态调整企业信用风险等级,并自动分析识别风险,实时预警。2021年,该系统发出预警信息11563条,及时推送给基层监管人员。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系统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系统两个系统台联动运行和数据交换,实现检查公示结果在信用风险分类时参考使用,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在确定抽查对象比例时参考使用。

多维度立体化归集信息。该市建立“横向+纵向”“线上+线下”“静态+动态”的信息收集工作模式,完善“以部门间信息交换共享、省市场监管局数据返还为主要来源,以网络抓取、基层录入、日常收集为有效补充”的常态化信息采集机制。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系统自动分析所采集到的信息,根据9种加分情形、30种扣分情形,为全市58354家企业信用状况“画像”。

动态化分类检查。该市制定《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监管暂行办法》。“双随机”抽查时设置不同比例,开展定向抽查、差异化监管,做到对诚信经营者“无事不扰”,对违法失信者“无处不在”。

联合惩戒树立监管权威。该市在优秀企业推选、市长质量奖评选、银行贷款、招投标等工作中,将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作为重要参考,倒逼企业更加重视诚信守法。同时,为失信企业提供信用修复机会,动态调整信用等级,增强企业提升信用等级信心。去年,在该市开展的“信用贷”“暖企行动”中,154家信用企业作为优先扶持对象被推送给银行,拿到了1.21亿元的扶持贷款。

漯河市监管方式的变革,带来双向利好。一方面,节约行政资源,提高了监管效能和市场监管治理能力;另一方面,规范了监管执法行为,减轻企业负担,促进营商环境优化和“万人助万企”活动走深走实。

关键词: 监管执法 监管精准度 河南漯河 企业信用风险

相关阅读:
热点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