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中工网
中工网讯 据江苏工人报消息,近日,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江苏省消费投诉与舆情分析。数据显示,一季度江苏全省消保委系统共计收到各类维权诉求222273件,其中咨询141169件,投诉81104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6千多万元。
食品类消费问题广受关注
省消保委一季度受理有关食品类相关投诉13725件,占商品类投诉的26.79%。知名品牌频频“翻车”,涉及卫生、原材料等问题,如无锡市两家星巴克门店食材过期后仍继续用,南京一麦当劳更改过期肉品日期再销售,苏州一大润发员工脚踩冷冻食品,苏州稻香村因虚标盐糖含量被罚1.3万元等;虚假宣传、假冒伪劣等问题也不断出现,如卖了10万单的电商爆款丹东草莓实则产自江苏,淮安一夫妻将猪肉浸泡上色伪制牛肉获利80余万。
省消保委认为,作为食品生产企业,特别是知名品牌,不能在加强宣传、提升知名度的同时本末倒置,忽视食品安全问题,影响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一方面,企业应当积极担负起经营者主体责任,加强食品管控;另一方面,监管部门强化日常监管,杜绝食品安全问题,保障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新能源汽车难点亟待“破局”
新能源汽车作为新兴产业,从产品到市场消费者权益保护都存在很大提升空间。
根据江苏省消保委系统第一季度数据分析,有关新能源汽车的投诉共263件,其中问题主要集中在:电池、电机等新能源部件质量问题突出;宣传承诺难兑现;交付问题引发纠纷;新能源汽车数据管理方面存在争议等。
省消保委表示,针对行业存在的问题,政府相关部门应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建设,协同推进充电、换电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健全新能源汽车行业标准规范,创新推进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作为车企,不能单纯依靠涨价、片面降低服务来让消费者“买单”,要做到宣传产品真实、合同约定及时履行、售后服务不推诿,积极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特别是行车数据等内容要全面真实告知消费者。
网购金银珠宝套路多
今年3·15晚会曝光了不法商家在网上直播,冒充在缅甸矿区现场,甚至上演偷渡走私大戏欺骗粉丝下单后,相关舆情量增加:一是直播间以次充好,以假乱真,以“低价”“秒杀”等噱头诱导消费者下单。二是直播间套路满满,如模糊关键词让消费者误以为是真货,以及上演“情感大戏”,用假剧情欺骗消费者下单。三是售后维权难,商家拒绝退货理由多等。
网络消费特别是直播网购中陷阱重重,冲动消费时有发生,事后维权难、举证难问题显著。省消保委建议消费者培养理性消费、绿色健康消费的观念,莫因小失大,应选择正规网络平台和网点购买此类商品。
医疗美容有待治理
今年第一季度,省消保委收到有关医美投诉达589件,主要问题有:收费混乱且诱导充值现象存在;服务质量效果难保障,商家承诺涉嫌虚假宣传,部分消费者反映美容后毫无效果;退费困难,消费者充值容易解约难。3月,镇江市消费者协会发布《镇江市医美行业消费调查报告》,显示行业还存在医美机构超审批项目经营、医师缺乏职业资格、唆使消费者借贷等乱象。
省消保委提醒广大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理性看待“容貌焦虑”,避免落入美容贷陷阱。
- 对标保时捷Taycan?大众中国功勋苏伟铭亲自下场造车
- 环球速递!被人忽视的线下市场,隐藏着双11的另一个流量密码
- 环球热头条丨抖音还差一个双11购物节
- 【天天新要闻】中银证券给予珀莱雅买入评级 强品牌力、全渠道布局推动Q3业绩高增长
- 焦点简讯:鸭脖狂奔,绝味失宠
- 天天观天下!做不了山姆,永辉转身向盒马?
- 安信证券给予紫燕食品增持评级 成本压力仍然较大 看好公司全国化进程
- 天天新消息丨郑州银行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34.03亿元 同比增长2.15%
- 世界快资讯:中钢协:加快落实两大产业发展计划
- 世界短讯!俄方称暂时无法确认继续履行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的条件
- 世界聚焦:美媒:近八成美国人认为国家已“失控” 多数民众给现状差评
- 新华全媒+丨天津:适老化改造改出“暖心窝”
- 环球精选!媒体评述:梦天实验舱整装待发 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迈向收官
- 全球观察:捷报连连!多条高铁建设取得新进展!
- 世界通讯!飞天圆梦丨太空“新房”来了!中国人自己的太空实验室将建成
- 秋季女性白癜风患者更需注意这些事情!
- 广州新增病例大部分在隔离观察或管控区域中发现
- 凯格精机:接受南方基金等机构调研
- IPO雷达|背后隐现荣昌生物领导班子 关联交易频繁的迈百瑞独立吗?
- 世界微资讯!顺博合金:拟在安徽马鞍山投设2个孙公司 切入变形铝合金业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