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渐热,夏天将至。炎炎夏日之下,来一支雪糕成为人们清凉解暑的重要步骤。
可是曾经5毛钱,1块钱就能买到的快乐,如今却变成一款让人们望而却步的“奢侈品”。
“当代雪糕的价格能有多离谱”、“不认识的雪糕千万不要轻易拿”等相关话题冲上热搜,引发网友的热烈讨论。
雪糕太贵,是我不配……
前段时间,抖音有个买雪糕的视频火爆全网。
视频中,男生在超市买雪糕,结账时发现两支雪糕竟然要37.5元。
难以置信的他不甘心又换了两个,结账发现两支45元。
视频最后,徘徊在社死边缘的他不死心问老板哪个最便宜,老板淡淡一笑,指向了:碎冰冰。
确实,现在的雪糕价格越来越离谱,网友直呼:“小时候觉得巧乐兹是天花板,现在发现自己只能买得起巧乐兹”、“吃块雪糕我竟然要分期付款,咱就是纯纯无语的一个大动作”。
钟薛高618活动期间,雪糕价格最低就13元
价格之王——钟薛高“厄尔多尔粉钻”雪糕(66元)
中街1946——厚蛋白系列(36元)
中街1946——比利时大黑(31元)
越来越贵的雪糕不禁让人们怀念过去的雪糕自由……
买一包小矮人,然后自己偷偷吃光的是谁呢?(5毛钱)
吃过它俩的请举手!(5毛钱)
任何人没吃过老冰棍和绿舌头我都会伤心的好么!(1块钱)
还有小布丁、烤红薯、绿豆糕、冰工厂、糯米糍等等,这些雪糕价格均不超过1块钱。
反观现在,别说是5毛钱、1块钱,就连5块钱的雪糕都难觅踪影。终是雪糕太贵,是我不配。
“高价”雪糕,贵在哪里?
成本增加
其实从整个雪糕行业来看,雪糕的价格整体上都是在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由制造雪糕的原材料:奶、糖、巧克力涨价引起的。
其中原料奶价从2007年每公斤2.2元,到2013年涨到每公斤4.5元,翻了一倍。另外,除去冷饮生产成本的增加之外,雪糕在运输、冷藏技术的环节成本也大幅上升。
一般情况下,冷库造价一般在2000元/平方米, 1万平方米的冷库一个月的电费至少要20万元。因此,冷链运输的物流成本比普通要高出40%-60%,这些费用只能分摊到末端的零售价格上。
除此之外,在消费升级新趋势下,健康饮食成为人们的新需求。
据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仅有8.7%的消费者从来不看配料表。天猫小黑盒与阿里联合发布的《线上冰品消费趋势报告(2021版)》也显示,国内线上冰淇淋市场中低脂产品销量同比增长131%,无糖产品增长128%。健康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
因此,低价但不健康的可可脂被价格较高但相对健康的可可粉代替;奶油也被质量更高,价格也更贵的动物奶油代替。
如此种种,都是造成雪糕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
过度营销
一位高级乳业分析师曾说:“现在雪糕的价格与生产成本占比呈负相关关系。如雀巢、蒙牛、伊利等传统食品企业生产雪糕,生产成本占比在40%-60%左右,而网红产品如钟薛高等,其生产成本仅占比不到10%。”
图片来源:财智无界
与传统品牌不同,以钟薛高为代表的品牌没有庞大的粉丝基础,因此,为了快速进入市场,抢占先机,他们往往会在宣传营销环节投入大量的资金。
以钟薛高为例,其从成立开始,就非常看重营销。
“钟薛高最贵66元一支”、“钟薛高是智商税还是物超所值”等话题纷纷冲上热搜,在小红书、抖音、公众号等平台大规模投放广告,请代言,请知名主播带货等,这些营销所付出的高昂的营销成本,最终都会被转嫁给消费者。
“文创+雪糕”——沾点文化,价格翻倍?
除了以上的一些外在原因之外,雪糕价格的上涨与文创的开发也密不可分。
五一假期,景区的文创雪糕又开始出现,不同于以往的推崇赞美,今年更多的评价集中于“价格太贵”、“并不好吃”这方面。
据调查,今年一支文创雪糕一般15元起步,不少20元、30元,贵一点的甚至40多元,有网友连呼“在景区买支文创雪糕打卡发朋友圈的成本提高了”。文创雪糕今年“贵了”、“披着文创外衣而价格虚高”,成为热评。
小编盘点了一些知名文创雪糕及其价格,一起来看。
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到,文创雪糕没有低于10元的,并且景点越热,价格越贵。
除了这些景点和博物馆,一些高校也开始定制主题雪糕,比如中国人民大学的老校区造型雪糕、华中科技大学的树叶造型雪糕等。
普通的雪糕也开始向“文创+”看齐。
钟薛高最开始宣传造势时就是以国潮风雪糕为噱头,比如名字取“中式雪糕”的谐音,古代建筑瓦片造型等,后来又与五芳斋、泸州老窖等的联名加强新鲜感,试图唤起消费者心中的情怀以此增加销量。
无论是品牌价值的塑造还是传统文化的传播,文创雪糕都应当且值得鼓励。但当“贵”喧宾夺主,甚至尘嚣其上之时,雪糕也就变了味。
文创产品的3C共鸣原理告诉我们:源于文创产品的消费属于典型的“感性消费”,而感性的消费可以说来源于精神的共鸣。
“文创+”雪糕的火爆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人们在雪糕上找到了情感的共鸣和短暂的寄托。这种短暂的共鸣和寄托依靠的是它背后代表的文化要素。文创雪糕本意是以通俗食品为载体,达到传播文化的作用,并不是去“卖文化”。
换言之,文创雪糕本质上还是雪糕,口味,质量才是关键,短暂的共鸣和寄托并不足以支撑消费者去忽略其价格,景点受欢迎也并不是文创雪糕价格高的理由,对于绝大多数消费者来说,品质和价格成正比的雪糕才值得。
吸睛不等于吸金,品质应是第一位
根据立木信息咨询发布的《中国冰淇淋市场深度评估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22版)》显示,中国是全球冰淇淋行业发展最具潜力的国家之一,2016年至2020年,中国冰淇淋零售市场规模从645亿元扩大至724亿元。
竞争如此激烈之下,如何吸引消费者成为各大品牌的一大难题。前文说到,在如今消费升级的新趋势下,健康养生成为人们消费的新风向,于是一些商家便从这方面入手,以求抢占先机,占领市场。
例如,和路雪旗下品牌“轻优”系列以0蔗糖、低脂肪为卖点。另一品牌“可米酷”也推出无蔗糖冰淇淋,采用麦芽糖醇液和赤藓糖醇等热量更低的新型代糖作为甜味来源。同时,还在牛乳口味中添加水溶性膳食纤维(益生元)以增强功能和健康属性。
图片来源:和路雪官网
但健康市场打开以后,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一些虚假劣作也蜂拥而出。
最著名的钟薛高就曾被爆出虚假宣传,比如“不加一滴水”被查出含有饮用水;“特级红提”被调查出事散装红葡萄干等。
反观评论,我们会发现,网友们对这种“网红”食品的骚操作已经见怪不怪了。
消费者越来越能明确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最不需要的是什么,21世纪经济报道曾发布过这样一个投票话题:你会为高价雪糕买单吗?结果显示超过八成网友不会为高价雪糕买单,一成网友则表示“确实好吃就会买”。
图片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微博截图
由此可以看出相较于各种吸睛手段,消费者更注重的是雪糕的品质,消费升级不等于越卖越贵,升级的是质量,是工艺,重营销、轻研发的路线,在任何品牌都是行不通的。
参考来源:
钛媒体、南方都市报、21世纪经济报道、央视网
美编:李翌
推广:潘奕霖
- 全球热门:飞天圆梦|静待梦天,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收官在即
- 飞天圆梦|“梦天”已就位!杨利伟动情讲述“初代”航天人故事
- 对标保时捷Taycan?大众中国功勋苏伟铭亲自下场造车
- 环球速递!被人忽视的线下市场,隐藏着双11的另一个流量密码
- 环球热头条丨抖音还差一个双11购物节
- 【天天新要闻】中银证券给予珀莱雅买入评级 强品牌力、全渠道布局推动Q3业绩高增长
- 焦点简讯:鸭脖狂奔,绝味失宠
- 天天观天下!做不了山姆,永辉转身向盒马?
- 安信证券给予紫燕食品增持评级 成本压力仍然较大 看好公司全国化进程
- 天天新消息丨郑州银行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34.03亿元 同比增长2.15%
- 世界快资讯:中钢协:加快落实两大产业发展计划
- 世界短讯!俄方称暂时无法确认继续履行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的条件
- 世界聚焦:美媒:近八成美国人认为国家已“失控” 多数民众给现状差评
- 新华全媒+丨天津:适老化改造改出“暖心窝”
- 环球精选!媒体评述:梦天实验舱整装待发 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迈向收官
- 全球观察:捷报连连!多条高铁建设取得新进展!
- 世界通讯!飞天圆梦丨太空“新房”来了!中国人自己的太空实验室将建成
- 秋季女性白癜风患者更需注意这些事情!
- 广州新增病例大部分在隔离观察或管控区域中发现
- 凯格精机:接受南方基金等机构调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