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报披露收官,行业冷暖也基本清晰。在所有行业中,影视行业一直是独特的存在,其一度是资本市场跨界并购的追逐对象,但最近几年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影视行业光鲜不再。
按照申万行业(2021年)二级分类,22家影视公司在2021年共计收入414.41亿元,净利润合计亏损13.03亿元,其中11家公司处于亏损状态。而业绩承压的多数是以制片为主营业务的公司,其中不乏老牌制片厂,比如主攻电影的华谊兄弟和主攻电视剧的慈文传媒。
“影视公司的年报盘点,堪称比惨大会。”一位传媒行业券商分析师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疫情以来,影视内容开机率明显下滑,直接导致中下发行、播出端内容紧缺,降本增效将成为未来几年行业常态。
降本增效贯穿上下游
从个股财报来看,疫情是影响业绩的首要因素。“疫情之下,剧组立项、开机的数量均有所减少。”一位影视基地负责人告诉记者。
根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数据,2021年全国制作发行电视剧194部、6736集,创有统计以来新低。根据记者统计,2018年至2020年,全国制作发行电视剧数量分别为323部、254部、202部,按照集数来衡量分别是1.37万集、1.06万集、7476集。也就是说,与三年前相比,2021年电视剧制作集数少了51%。
去年上海电影节期间,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曾表示:“2018年下半年开始,整个资本对于影视行业态度发生了重大转变,导致整个行业投资急剧减少。比如股权投资方面,几乎很少有公司在创立初期,或者是运营期间,能得到股权投资。对于项目本身的投资,资金也急剧减少,导致很多项目无法开工。”
采购播出端流媒体平台在集体亏损的背景下,也频繁提出“降本增效”的目标。腾讯方面表示,我们正采取措施优化成本,减少腾讯视频的财务亏损,同时保持其领导地位。爱奇艺创始人兼CEO龚宇表示,中国长视频行业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特点是追求效率、追求减亏、最终追求盈利,而不是以前单纯追求市场份额和高速增长。
“采购平台不断压缩预算,可以预见,未来内容立项的标准将更为严格,制片方的竞争将更为激烈,而降本增效也将成为全行业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常态。”上述分析师表示。
去库存是当务之急
从现金流层面来看,2021年影视行业的境遇也不乐观。2021年,只有9家影视公司现金净同比增长率为正。
以现金流较为紧张的慈文传媒为例。根据财报,慈文传媒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077.87万元,净利润亏损2.49亿元。而公司亏损主要是因为计提应收款项坏账准备、商誉减值准备及存货跌价准备所致。
2021年,慈文传媒的信用减值损失1.27亿元、资产减值损失1.42亿元,其中存货跌价准备高达1.25亿元。截至2021年底,该公司存货金额占资产比例达59.56%。
存货高企并非是慈文传媒一家企业所面临的困境,2021年22家影视公司存货总额达155.63亿元,存货跌价准备合计26.06亿元。更需注意的是,截至2021年底,影视行业的存货周转天数平均为356.34天,最长的企业周转天数高达1357.98天。
上述分析师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影视公司的存货主要是影视剧,具体包括拍摄尚未完成的、拍摄完成没有取得反映许可的、拍摄完成取得放映许可未完成出售的产品。最近几年,由于劣迹艺人频现、观众喜好多变等状况,导致很多影视剧处于待播状态,一部剧等三四年才播都很正常,这对制片公司、播出平台而言都造成了不小的现金流压力。因此,去库存成为当下影视行业的当务之急。
- 全球热门:飞天圆梦|静待梦天,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收官在即
- 飞天圆梦|“梦天”已就位!杨利伟动情讲述“初代”航天人故事
- 对标保时捷Taycan?大众中国功勋苏伟铭亲自下场造车
- 环球速递!被人忽视的线下市场,隐藏着双11的另一个流量密码
- 环球热头条丨抖音还差一个双11购物节
- 【天天新要闻】中银证券给予珀莱雅买入评级 强品牌力、全渠道布局推动Q3业绩高增长
- 焦点简讯:鸭脖狂奔,绝味失宠
- 天天观天下!做不了山姆,永辉转身向盒马?
- 安信证券给予紫燕食品增持评级 成本压力仍然较大 看好公司全国化进程
- 天天新消息丨郑州银行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34.03亿元 同比增长2.15%
- 世界快资讯:中钢协:加快落实两大产业发展计划
- 世界短讯!俄方称暂时无法确认继续履行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的条件
- 世界聚焦:美媒:近八成美国人认为国家已“失控” 多数民众给现状差评
- 新华全媒+丨天津:适老化改造改出“暖心窝”
- 环球精选!媒体评述:梦天实验舱整装待发 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迈向收官
- 全球观察:捷报连连!多条高铁建设取得新进展!
- 世界通讯!飞天圆梦丨太空“新房”来了!中国人自己的太空实验室将建成
- 秋季女性白癜风患者更需注意这些事情!
- 广州新增病例大部分在隔离观察或管控区域中发现
- 凯格精机:接受南方基金等机构调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