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债将迎发行高峰二季度发行或超2万亿元
随着基建投资提速,资金端也加码发力。业内预计,二季度专项债发行规模或超2万亿元,其中5月和6月单月发行规模或接近万亿,对基建投资释放更大的支撑作用。与此同时,在政策支持下,城投平台融资有望回暖,投向基建领域的银行贷款增速有望明显加快。专家表示,下一步,还需持续拓宽基建长期资金筹措渠道,引导保险资金、养老基金等加大投入;同时,加大土地、节能、环保等资源要素保障,推动基建项目顺利落地实施。
专项债发行将迎高峰
专项债是政府拉动投资的重要工具。目前,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业内预计,5月和6月将迎来一轮专项债发行高峰。
稳增长背景下,今年专项债券发行使用起步早、动作快。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截至4月25日,各省份累计发行专项债券约1.3万亿元,占提前下达额度的89%,较去年同期增加了约1.17万亿元。
在投向上向基建领域倾斜。据兴证固收测算,2022年1-4月,有70.1%的项目收益专项债投向基建领域,较2021年同期(占比66.1%)有所提升。
“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已发行的新增专项债规模几乎比去年增加一倍,即使基建投资适度超前,目前重大投资项目资金来源仍然是有保证的。”中国国际期货股份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汤林闽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他表示,无论是从发行总进度看,还是从近期对基建的再强调看,都需要专项债发行继续提速。
根据4月11日召开的经济形势部分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座谈会,专项债发行使用等政策实施,上半年要大头落地,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许宏才表示,预计各地将于二季度完成大部分新增专项债券的发行工作,并于三季度完成扫尾。
据中诚信国际预测,年内新增专项债总额度还剩余2.35万亿元,提前批额度还剩余1600亿元,根据专项债发行使用“上半年要大头落地”的要求,结合财政部关于6月底前完成大部分新增专项债发行的工作部署,预计二季度专项债发行规模或超2万亿,其中5月和6月单月发行规模或接近万亿。
多路资金“添薪”基建投资
财政资金撬动下,多路社会资本也加大力度,参与基础设施建设运营,进一步拓宽基建资金渠道。
5月13日,G1816乌海至玛沁高速公路合作至赛尔龙(甘青界)段公路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在甘南州碌曲县开工。据悉,该项目采用国家高速公路与普通公路“打包”的PPP模式实施,总投资169.59亿元。
作为社会资本参与基建投资运营的重要方式,PPP模式正加快推广运用。今年一季度,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管理库新入库项目123个,投资额2506亿元。其中,“两新一重”项目一季度新入库项目93个、投资额1940亿元。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明确提出,要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规范发展、阳光运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市政设施投资运营。”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会议从顶层设计角度对今后基建投资的增量资金保障做出了规划,同时也会对社会资本参与基建投资起到直接促进作用。
金融对基建的支持力度也持续加大。近日,银保监会召开会议表示,支持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做好“十四五”规划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融资保障。人民银行也发文明确,支持地方政府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依法合规保障融资平台公司合理融资需求。
人民银行发布的《2022年一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2022年一季度末,本外币基础设施中长期贷款余额30.26万亿元,同比增长13.2%,增速比各项贷款高2.2个百分点。“预计接下来投向基建领域的银行贷款增速有望明显加快。”王青说。
持续拓宽长期资金渠道
专家表示,下一步,还需持续拓宽基建长期资金筹措渠道;同时,各方面“齐步走”,配置土地、节能、环保等资源要素,推动基建项目顺利落地实施。
在中国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谭志国看来,不同基建项目可以设计有针对性、易落地的项目投融资方案。对于公益性的项目,主要依靠财政资金、政府专项债券;对于准公益性项目和经营性项目,要多向市场要资金,积极申请开放性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资金投放。
王青指出,银行贷款将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基建投资中长期资金来源的主渠道。可以考虑通过宏观审慎评估(MPA)考核指标调整等方式,激励银行加大对基建领域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加快推动基建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通过盘活存量带动增量;引导保险资金、养老基金等长期资金加大基建领域投入,可考虑出台一些定制化的优惠政策。
“今年有关方面在项目储备、申报、审批中提前发力,专项债等投资也提前安排,总体上扩大有效投资中资金和项目储备都比较乐观。”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所研究员吴亚平表示,基建项目开工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还需要各方面“齐步走”,配置土地、节能、环保等资源要素,也需要落实供水、供电和市政道路等建设条件。各地区有必要建立部门协调机制,促进部门信息共享,以便更快更好地配置资源要素。
- 全球热门:飞天圆梦|静待梦天,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收官在即
- 飞天圆梦|“梦天”已就位!杨利伟动情讲述“初代”航天人故事
- 对标保时捷Taycan?大众中国功勋苏伟铭亲自下场造车
- 环球速递!被人忽视的线下市场,隐藏着双11的另一个流量密码
- 环球热头条丨抖音还差一个双11购物节
- 【天天新要闻】中银证券给予珀莱雅买入评级 强品牌力、全渠道布局推动Q3业绩高增长
- 焦点简讯:鸭脖狂奔,绝味失宠
- 天天观天下!做不了山姆,永辉转身向盒马?
- 安信证券给予紫燕食品增持评级 成本压力仍然较大 看好公司全国化进程
- 天天新消息丨郑州银行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34.03亿元 同比增长2.15%
- 世界快资讯:中钢协:加快落实两大产业发展计划
- 世界短讯!俄方称暂时无法确认继续履行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的条件
- 世界聚焦:美媒:近八成美国人认为国家已“失控” 多数民众给现状差评
- 新华全媒+丨天津:适老化改造改出“暖心窝”
- 环球精选!媒体评述:梦天实验舱整装待发 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迈向收官
- 全球观察:捷报连连!多条高铁建设取得新进展!
- 世界通讯!飞天圆梦丨太空“新房”来了!中国人自己的太空实验室将建成
- 秋季女性白癜风患者更需注意这些事情!
- 广州新增病例大部分在隔离观察或管控区域中发现
- 凯格精机:接受南方基金等机构调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