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1天!中国广电5G网络服务将正式与大家见面。”6月26日,中国广电5G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
多位运营商从业者告诉《证券日报》记者,这意味着,拿到5G牌照三年后,中国广电5G网络服务将于6月27日正式面市,中国广电192号段即将正式向公众放号。电信行业分析师付亮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此前已有相关人员用192号段进行测试。
(相关资料图)
6月8日,广电系上市公司歌华有线就在微信公众号平台上宣布中国广电5G开放预约业务。彼时,《证券日报》记者即根据相关提示进行预约,截至目前尚未收到来自中国广电及歌华有线的相关通知。
中国广电挑起价格战?
6月24日,《证券日报》记者拨通了中国广电5G客服电话,相关客服人员告诉记者,关于放号进展还需等待正式通知,目前官方尚未发布具体资费套餐,但与其他三家通信运营商相比,“肯定会有资费上的优势”。
歌华有线相关客服人员则告诉记者,中国广电5G正式放号后,会推出例如“手机零元购”“买移动送收视”“买移动送点播”等优惠活动。
此前,涉及中国广电移网产品相关价格的照片流出。相关照片显示,中国广电单移网产品的资费套餐价格区间以及套餐外相关业务费用均与其他三大运营商相似,2022年,前述资费套餐将全部按原价六折销售。
一切仿佛又在重演。无论是中国广电5G客服人员透露的资费优势,还是歌华有线客服人员谈及的“手机零元购”听起来并不新奇。在漫长的用户争夺战期间,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以及中国联通都先后使用各种方式争夺用户,市场上甚至曾经出现过9.9元10GB的流量套餐。
如今,中国广电会成为再度挑起价格战的“鲶鱼”吗?
在付亮看来,为了争取用户,中国广电5G资费套餐会有一定力度的折扣,“甚至可能会把5G套餐门槛定得很低,例如推出10元低价套餐等”。他认为,随着第四大运营商入场,原有三大运营商的价格平衡或将出现松动。
另有通信运营商从业人士告诉记者,短期来看,部分地区可能会出现局部价格战。但长期来看,在提速降费政策下,通信运营商的套餐价格基本已经到了“地板价”,价格战已经不再具有意义。
四大运营商分羹存量市场
公开资料显示,早在2019年6月份,工信部就正式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了5G商用牌照。2019年12月份,工信部将“192”号段给予中国广电。
如今,中国广电5G网络服务面市时点确认,也意味着其即将正式加入5G用户争夺战,三大运营商原本“三足鼎立”的格局正在被打破,四家运营商或许逐步形成“四分天下”的格局。
在中国广电错过的这三年里,5G用户数量快速增长。据日前工信部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末,三大运营商的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6.6亿户,比上年末净增1966万户。其中,5G移动电话用户达4.28亿户,比上年末净增7334万户,占移动电话用户的25.8%,占比较上年末提高4.2%。
错过三年发展期后,中国广电将能够争取多少5G用户?银河证券研报认为,中国广电有望在5G商用放号后迎来高速发展,实现5G业务用户数量突破1000万户,推动产业经营筑底回暖。
在上述从业人士看来,当下通信运营商面向的C端市场为存量市场,随着中国广电的入局,存量用户将出现流动,“携号转网”将成为常态。在中国广电争取新用户的同时,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以及中国联通如何留存老用户亦值得关注。
在付亮看来,在移动电话用户数量悬殊的背景下,中国广电作为第四家运营商想在5G领域与其他三家运营商一较高下会很难,但随着市场格局和监管政策的调整,未来中国广电5G或许也会迎来新机会。
- 全球热门:飞天圆梦|静待梦天,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收官在即
- 飞天圆梦|“梦天”已就位!杨利伟动情讲述“初代”航天人故事
- 对标保时捷Taycan?大众中国功勋苏伟铭亲自下场造车
- 环球速递!被人忽视的线下市场,隐藏着双11的另一个流量密码
- 环球热头条丨抖音还差一个双11购物节
- 【天天新要闻】中银证券给予珀莱雅买入评级 强品牌力、全渠道布局推动Q3业绩高增长
- 焦点简讯:鸭脖狂奔,绝味失宠
- 天天观天下!做不了山姆,永辉转身向盒马?
- 安信证券给予紫燕食品增持评级 成本压力仍然较大 看好公司全国化进程
- 天天新消息丨郑州银行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34.03亿元 同比增长2.15%
- 世界快资讯:中钢协:加快落实两大产业发展计划
- 世界短讯!俄方称暂时无法确认继续履行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的条件
- 世界聚焦:美媒:近八成美国人认为国家已“失控” 多数民众给现状差评
- 新华全媒+丨天津:适老化改造改出“暖心窝”
- 环球精选!媒体评述:梦天实验舱整装待发 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迈向收官
- 全球观察:捷报连连!多条高铁建设取得新进展!
- 世界通讯!飞天圆梦丨太空“新房”来了!中国人自己的太空实验室将建成
- 秋季女性白癜风患者更需注意这些事情!
- 广州新增病例大部分在隔离观察或管控区域中发现
- 凯格精机:接受南方基金等机构调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