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记者 吕新文
7月21日,贵州省市场监管局网站发布关于27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情况的通告(2022年第19期)。
近期,贵州省市场监管局组织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抽取餐饮食品、茶叶及相关制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调味品、豆制品、方便食品、糕点、罐头、酒类、冷冻饮品、粮食加工品、肉制品、乳制品、食糖、食用农产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蔬菜制品、薯类和膨化食品、水果制品、糖果制品和饮料等22大类食品1864批次样品,检出餐饮食品、糕点、肉制品、食用农产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糖果制品6大类食品中27批次样品不合格。不合格项目涉及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商业无菌、吡虫啉、毒死蜱、噻虫胺、戊唑醇、恩诺沙星、镉(以Cd计)、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计)、酸价指标。
【资料图】
对抽检发现的不合格食品,贵州省市场监管局已责成属地市场监管部门立即组织开展核查处置,查清产品流向,督促企业采取下架、召回不合格产品等措施控制风险;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及时处理;同时将采取的风险防控措施和核查处置情况向社会公开,并向省局报告。
【附】
部分不合格检验项目小知识
一、菌落总数
菌落总数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标,不是致病菌指标,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卫生状况。如果食品的菌落总数严重超标,将会破坏食品的营养成分,使食品失去食用价值;还会加速食品腐败变质,可能危害人体健康。《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熟肉制品》(GB 2726—2016)中规定,熟肉制品(发酵肉制品类除外)中同一批次产品5个样品的菌落总数检测结果均不得超过105CFU/g,且最多允许2个样品的检测结果超过104CFU/g。熟肉干制品中菌落总数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企业未按要求严格控制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条件,也可能与产品包装密封不严或储运条件不当等有关。
二、大肠菌群
大肠菌群是国内外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食品中检出大肠菌群,提示被致病菌污染的可能性较大。如果食品中的大肠菌群严重超标,将会破坏食品的营养成分,使食品失去食用价值;还会加速食品腐败变质,可能危害人体健康。《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糖果》(GB 17399—2016)中规定,糖果同一批次产品5个样品中大肠菌群的检测结果均不得超过102CFU/g,且最多允许2个样品的检测结果超过10CFU/g。糖果中大肠菌群数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产品所用原料、包装受到污染,也可能是生产加工过程中卫生条件控制不严格、灭菌不彻底等。
三、商业无菌
商业无菌是指食品经过适度的热杀菌以后,不含有致病的微生物,也不含有通常温度下能在其中繁殖的非致病性微生物。商业无菌不合格可能会导致食品腐败变质,破坏食品的色、香、味,影响人体的身体健康。《粽子》(SB/T 10377—2004)中规定,真空包装类粽子微生物指标应符合商业无菌的要求。粽子中商业无菌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产品杀菌处理不够彻底,导致有部分微生物残留,或者产品存储、运输条件控制不当导致被微生物污染。
四、吡虫啉
吡虫啉属内吸性杀虫剂,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少量的农药残留不会引起人体急性中毒,但长期食用吡虫啉残留超标的食品,对人体健康可能有一定影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21)中规定,吡虫啉在甜椒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0.2mg/kg;在香蕉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0.05mg/kg。甜椒、香蕉中吡虫啉残留量超标的原因,可能是种植户为快速控制虫害,加大用药量或未遵守采摘间隔期规定,致使上市销售的产品中残留量超标。
五、毒死蜱
毒死蜱是一种硫代磷酸酯类有机磷杀虫、杀螨剂,具有良好的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长期食用毒死蜱残留超标的食品,可能会引起头痛、头昏、无力、呕吐等症状,甚至还可能导致癫痫样抽搐。《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21)中规定,毒死蜱在叶菜类蔬菜(芹菜除外)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0.02mg/kg;在芹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0.05mg/kg。叶菜类蔬菜中毒死蜱残留量超标的原因,可能是菜农为控制虫害而违规使用,致使上市销售时蔬菜中的毒死蜱残留量未降解至标准限量以下。
六、噻虫胺
噻虫胺是新烟碱类杀虫剂,是一类高效安全、高选择性的新型杀虫剂,其作用与烟碱乙酰胆碱受体类似,具有触杀、胃毒和内吸活性。少量的农药残留不会引起人体急性中毒,但长期食用噻虫胺残留超标的食品,对人体健康可能有一定影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21)中规定,噻虫胺在芒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0.04mg/kg;在茄果类蔬菜(番茄除外)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0.05mg/kg;在根茎类蔬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0.2mg/kg。水果、蔬菜中噻虫胺残留量超标的原因,可能是种植户为控制虫害而违规加大用药量或者没有按规定的采摘期进行采摘所致。
七、戊唑醇
戊唑醇是一种具有保护、治疗和铲除作用的内吸性杀菌剂,对芒果炭疽病等有较好防效。少量的农药残留不会引起人体急性中毒,但长期食用戊唑醇残留超标的食品,对人体健康可能有一定影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21)中规定,戊唑醇在芒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0.05mg/kg。水果中戊唑醇残留量超标的原因,可能是种植户为快速控制病情,加大用药量或未遵守采摘间隔期规定,致使上市销售的产品中该药物残留量超标。
八、恩诺沙星
恩诺沙星属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类人工合成的广谱抗菌药,用于治疗动物的皮肤感染、呼吸道感染等,是动物专属用药。长期食用恩诺沙星残留超标的食品,可能在人体中蓄积,进而对人体机能产生危害,还可能使人体产生耐药性菌株。《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GB 31650—2019)中规定,恩诺沙星在鱼的皮和肉中最大残留限量值为100μg/kg;在其他水产品的肌肉和脂肪中最大残留限量值为100μg/kg。泥鳅、牛蛙中恩诺沙星残留量超标的原因,可能是在养殖过程中养殖户为快速控制疫病,违规加大用药量或不遵守休药期规定,致使上市销售产品中的药物残留量超标。
九、镉(以Cd计)
镉是一种蓄积性的重金属元素,可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长期食用镉超标的食品,可能会对人体肾脏和肝脏造成损害,还会影响免疫系统,甚至可能对儿童高级神经活动有损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中规定,镉(以Cd计)在新鲜蔬菜(叶菜蔬菜、豆类蔬菜、块根和块茎蔬菜、茎类蔬菜、黄花菜除外)中的最大限量值分别为0.05mg/kg。青线椒中镉(以Cd计)检测值超标的原因,可能是其生长过程中富集环境中的镉元素所致。
十、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计)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的主要成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是一种低毒物质,因其使用方便、易溶解、稳定性好、成本低等优点,在消毒企业中广泛使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消毒餐(饮)具》(GB 14934—2016)中规定,消毒餐(饮)具中不得检出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计)。消毒餐(饮)具上检出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的原因,可能是用于清洗餐具的洗涤剂不符合标准,也可能是清洗消毒流程控制不当,洗涤剂或消毒剂未彻底冲洗干净。
十一、酸价
酸价,又称酸值,主要反映食品中的油脂酸败程度。酸价超标会导致食品有哈喇味,超标严重时所产生的醛、酮、酸会破坏脂溶性维生素,导致肠胃不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坚果与籽类食品》(GB 19300—2014)中规定,黑芝麻中酸价(以脂肪计)的最大限量值为3mg/g;《菜籽油》(GB/T 1536—2004)中规定,三级成品菜籽油中酸值(KOH)的最大限量值为1.0mg/g。黑芝麻、菜籽油中酸价检测值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企业在原料采购环节上把关不严、生产工艺不达标、产品储藏运输条件不当,特别是存贮温度较高时更容易导致食品中的脂肪氧化酸败。
责任编辑:崔烜 图片编辑:朱伟辉
- 全球热门:飞天圆梦|静待梦天,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收官在即
- 飞天圆梦|“梦天”已就位!杨利伟动情讲述“初代”航天人故事
- 对标保时捷Taycan?大众中国功勋苏伟铭亲自下场造车
- 环球速递!被人忽视的线下市场,隐藏着双11的另一个流量密码
- 环球热头条丨抖音还差一个双11购物节
- 【天天新要闻】中银证券给予珀莱雅买入评级 强品牌力、全渠道布局推动Q3业绩高增长
- 焦点简讯:鸭脖狂奔,绝味失宠
- 天天观天下!做不了山姆,永辉转身向盒马?
- 安信证券给予紫燕食品增持评级 成本压力仍然较大 看好公司全国化进程
- 天天新消息丨郑州银行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34.03亿元 同比增长2.15%
- 世界快资讯:中钢协:加快落实两大产业发展计划
- 世界短讯!俄方称暂时无法确认继续履行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的条件
- 世界聚焦:美媒:近八成美国人认为国家已“失控” 多数民众给现状差评
- 新华全媒+丨天津:适老化改造改出“暖心窝”
- 环球精选!媒体评述:梦天实验舱整装待发 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迈向收官
- 全球观察:捷报连连!多条高铁建设取得新进展!
- 世界通讯!飞天圆梦丨太空“新房”来了!中国人自己的太空实验室将建成
- 秋季女性白癜风患者更需注意这些事情!
- 广州新增病例大部分在隔离观察或管控区域中发现
- 凯格精机:接受南方基金等机构调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