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电影票要九百多块?是的,你没有听错。刚刚上映的《上海堡垒》8月8日在深圳路演,主创们来到影院与观众互动。催生天价电影票的,正是男主角鹿晗。据报道,凡是他参与的路演,电影票价动辄几百块,有的甚至近千元。即便如此,还是被一抢而空。
别看一帮“老阿姨”“老大叔”大呼难以理解,粉丝群体和业内人士却是一脸少见多怪的不屑。其实,天价电影票只是当前粉丝经济之火的一个缩影。电影路演的初衷是让部分观众和新闻媒体提前看片、便于宣传,但一些影院却抓住粉丝心理大做文章,对路演票大肆提价。很多粉丝也心甘情愿当“冤大头”,由此还培育出了一条成熟的产业链。如今,很多黄牛已经通过电商平台和社交媒体建构起了自己的倒卖渠道,一些专业化、规范化的票务平台也跟着下场,甚至越做越大。经过中间商层层加码,一张票最终能溢价数倍。
作为一种市场行为,这本无可厚非。粉丝见到了心中偶像,中间商赚得盆满钵满,明星更能以此标榜自己的商业价值,似乎是“多赢”。但整个链条之上真正的主角——作品,已经变得不再重要。这就是当下文艺市场的真实反映。表面上,电影、电视剧、音乐、综艺等百花齐放,出场费、制作费、票房收入屡创新高,但要说热闹过后留下了多少精品佳作,恐怕让人一时语塞。就拿电视剧来说,年产量超过15000集,但四成左右无缘播出,而那些成功突围的,又不乏“五毛特效”“抠图拍摄”“面瘫演技”。可粗制滥造却丝毫不耽误“鲜肉”“小花”的星途,从奖项到代言拿到手软,遭遇差评也有粉丝强力洗地。这就是流量经济的逻辑:粉丝只为个人埋单,努力不值钱、能力不重要,颜值才是正义。
流量明星和粉丝如何自娱自乐,是他们自己的事。但问题在于,这种现象并不存在于真空之中,溢出效应会波及整个行业甚至整个社会。文艺作品总要公之于众,粉丝们光看偶像一张脸就够了,可非粉丝观众也不得不跟着忍受这些毫不走心的东西。当流量逻辑绑架整个市场,各种资源都奔着“鲜肉”“小花”去,那些靠真本事吃饭的演技派又何谈出头?靠着光鲜外表和粉丝宠爱就能呼风唤雨,这又为社会传递了什么导向?
市场有狂热的一面,但也有自净的能力。近些年,一些技艺不精、作品不佳的流量明星已经沦为“票房毒药”,很多小成本、无明星的良心作品开始赢得“自来水”。可见,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大家会慢慢用脚投票。即便现在流量经济依旧热度不减,但这股虚火终究烧不长远了。
关键词: 天价电影票
- 前三季度文化产业恢复向好
- 当前热讯:奋斗者·正青春丨郭文艳:十年坚守谱写乡村幼教美丽篇章
- 每日视讯:看到这一幕,手心都出汗了!
- 环球百事通!飞天圆梦丨梦天实验舱任务宣传片上线——梦耀九州 天宫启程
- 第十一届“在鸣行政法治论坛”暨“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理论与实务研讨会”于在明律师事务所成功举办
- 未来家园三产融合主题乐园,引领蛹虫草消费新升级
- 版权拆分下,玩家是否还能做DOTA赛事主人?
- 天天资讯:阿里巴巴市值跌回8年前:没有人永远胜利
- 环球观察:前三季度北京市PM2.5平均浓度28微克/立方米
- 环球头条:宠物看病这么贵,宠物医院却不赚钱?
- 焦点快报!智能割草,“机器人”的内卷新战场?
- 施耐德电气携手北马激情开跑 倡导绿色可持续理念
- 看热讯:浙江医药:注射用重组人源化抗HER2单抗-AS269偶联物(ARX788)获临床试验批准
- 伊利离“八年再造半个伊利”有多远
- 步长制药:泸州步长与美国瑞美德签订合作开发和许可协议
- 全球热资讯!加拿大和英国参与了对俄的袭击 粮食无法外运 两国要担责!
- 《名家传承》艺术人生专题访谈——周华刚
- 新消息丨风电整机商三季报业绩分化:明阳智能最赚钱、电气风电下滑最明显
- 吴树永--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人才
- 《2022科学生发白皮书》发布,生发防脱消费趋势请查收 | CBNData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