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国制造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技工荒”,劳动力市场中的高级蓝领人才奇缺、技能型生产岗位人才难求。针对这一问题,在12月18日国新办举行的落实五中全会精神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发布会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司长张立新表示,要加强培养培训、扩大技能人才供给规模,要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建立政府财政资金、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社会捐助赞助、劳动者个人付费的多元投入机制,提升培训供给能力。
“要鼓励企业兴办培训,开展职工技能培训。要推广‘互联网+职业培训’模式,提高培训针对性、有效性。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坚持以促进就业、适应产业需求为导向,不断调整技工院校专业结构和布局,深化校企合作、深化工学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使得技能人才培养与就业和产业发展需求进一步提高吻合度。”张立新说。
同时, 张立新指出,加强激励、提高职工队伍稳定性, 一是要推动落实提高技术工人的待遇意见要求,全面改善技能人才待遇水平。二是健全技能人才岗位使用机制,坚持以用为本,推动企业建立技能人才多层次发展通道。鼓励企业吸纳高技能人才参与重大生产决策、生产科研攻关。三是深化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改革,支持企业自主开展技能评价,并且落实待遇。四是完善以国家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奖励为主体,社会奖励为补充的技能人才表彰制度。五是加大职业技能竞赛工作力度,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对取得优异成绩的选手要给予荣誉和物质奖励。
对于我国如何在“十四五”时期加强技能人才供需两方面,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汤涛表示, 一方面,加快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人才供给特别是技能人才供给方面要做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实施“十四五”的职业培训工作,现在正在开展的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其职业培训力度还要加大。将技工教育发展作为重要抓手,加快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缓解目前存在的结构性就业矛盾。二是,在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中,技术工人的供给要加强,塑造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的优势。
另一方面,要为扩大内需提供支撑。五中全会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就是要扩大内需,要强化技能的激励导向作用,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和政府引导作用,推动提高技能人才待遇,包括技术工人待遇,要激发人才活力,不断释放经济增长的内需动力。与此同时,要促进2亿技能劳动者成为中等收入群体,为扩大内需提供坚实基础。
关键词: 技工荒
- 前三季度文化产业恢复向好
- 当前热讯:奋斗者·正青春丨郭文艳:十年坚守谱写乡村幼教美丽篇章
- 每日视讯:看到这一幕,手心都出汗了!
- 环球百事通!飞天圆梦丨梦天实验舱任务宣传片上线——梦耀九州 天宫启程
- 第十一届“在鸣行政法治论坛”暨“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理论与实务研讨会”于在明律师事务所成功举办
- 未来家园三产融合主题乐园,引领蛹虫草消费新升级
- 版权拆分下,玩家是否还能做DOTA赛事主人?
- 天天资讯:阿里巴巴市值跌回8年前:没有人永远胜利
- 环球观察:前三季度北京市PM2.5平均浓度28微克/立方米
- 环球头条:宠物看病这么贵,宠物医院却不赚钱?
- 焦点快报!智能割草,“机器人”的内卷新战场?
- 施耐德电气携手北马激情开跑 倡导绿色可持续理念
- 看热讯:浙江医药:注射用重组人源化抗HER2单抗-AS269偶联物(ARX788)获临床试验批准
- 伊利离“八年再造半个伊利”有多远
- 步长制药:泸州步长与美国瑞美德签订合作开发和许可协议
- 全球热资讯!加拿大和英国参与了对俄的袭击 粮食无法外运 两国要担责!
- 《名家传承》艺术人生专题访谈——周华刚
- 新消息丨风电整机商三季报业绩分化:明阳智能最赚钱、电气风电下滑最明显
- 吴树永--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人才
- 《2022科学生发白皮书》发布,生发防脱消费趋势请查收 | CBNData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