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称为《意见》)。《意见》提出到2025年,石化化工行业基本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强、结构布局合理、绿色安全低碳的高质量发展格局。
其中,绿氢/富氢原料获得多次提及,包括:
加快突破新型催化、绿色合成、功能-结构一体化高分子材料制造、“绿氢”规模化应用等关键技术;
合理引导燃料“以气代煤”,适度增加富氢原料比重;
鼓励石化化工企业因地制宜、合理有序开发利用“绿氢”,推进炼化、煤化工与“绿电”、“绿氢”等产业耦合示范;
适度增加轻质低碳富氢原料进口。
另外,3月23日发布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中也明确提出,将发展重点放在可再生能源制氢——即绿氢;同时还将研究探索可再生能源发电制氢支持性电价政策。
值得一提的是,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近日发布报告,预计未来绿氢需求将大幅增长。但目前绿氢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政策制定主要集中于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对化工和钢铁制造等行业关注较少,因此,需通过完善绿氢产业政策,最大程度发挥绿氢的脱碳价值。
而本次六部委发布的《意见》,正是对化工行业绿氢应用的一个重要补充。
▍“双碳”东风渐强 绿氢商业规模化提速周期已至
目前,制氢原料多以化石能源为主,绿氢占比较低。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制成的氢气来源和占比分别为煤炭64%,工业副产21%,天然气14%,电解水1%。
而使用电解水制氢路径包括碱性电解水(AEL)、质子交换膜电解水(PEMEL)及固体氧化物电解水(SOEL)。其中SOEL能量转换效率高,但尚未达到商业化应用阶段;AEL能量转化效率较PEMEL低10%,成本则降低40元/kg。
绿氢被看作“深度脱碳尖兵”。高盛指出,绿氢已成为实现全球净零排放的关键支柱,如果需2030年实现净零排放,预计需在绿氢供应链上累计投资5万亿美元;中信证券则表示,2050年绿氢产业链年产值约12万亿,助力工业、发电等场景脱碳确定性提升。
而在“双碳”目标下,多家机构预计2022年绿氢的推广将更加深入。一方面随着新能源电站的增加,储能需求或催生部分绿氢制取项目的增加;另一方面,工业领域的绿氢需求也有望增加。中信证券提出,绿氢商业规模化提速周期已至,电解水制氢在2022年出现爆发起点。
产业链中,上游制造加速发展,下游工业、化工与发电场景的技术进步与商业规模发展也同样可期。华泰证券预计,2025年国内可再生能源制氢产量可达20万吨,届时整个可再生能源制氢的设备市场空间将达43.71亿元,电解槽和质子交换膜是亟待关注的投资方向。
(文章来源:财联社)
- 潜能恒信:QK18-9-3井将于11月1日正式开展钻井作业
- 焦点速讯:美迪西第三季度净利同比增长70.20%至1.15亿元
- 前三季度文化产业恢复向好
- 当前热讯:奋斗者·正青春丨郭文艳:十年坚守谱写乡村幼教美丽篇章
- 每日视讯:看到这一幕,手心都出汗了!
- 环球百事通!飞天圆梦丨梦天实验舱任务宣传片上线——梦耀九州 天宫启程
- 第十一届“在鸣行政法治论坛”暨“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理论与实务研讨会”于在明律师事务所成功举办
- 未来家园三产融合主题乐园,引领蛹虫草消费新升级
- 版权拆分下,玩家是否还能做DOTA赛事主人?
- 天天资讯:阿里巴巴市值跌回8年前:没有人永远胜利
- 环球观察:前三季度北京市PM2.5平均浓度28微克/立方米
- 环球头条:宠物看病这么贵,宠物医院却不赚钱?
- 焦点快报!智能割草,“机器人”的内卷新战场?
- 施耐德电气携手北马激情开跑 倡导绿色可持续理念
- 看热讯:浙江医药:注射用重组人源化抗HER2单抗-AS269偶联物(ARX788)获临床试验批准
- 伊利离“八年再造半个伊利”有多远
- 步长制药:泸州步长与美国瑞美德签订合作开发和许可协议
- 全球热资讯!加拿大和英国参与了对俄的袭击 粮食无法外运 两国要担责!
- 《名家传承》艺术人生专题访谈——周华刚
- 新消息丨风电整机商三季报业绩分化:明阳智能最赚钱、电气风电下滑最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