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再次在对抗癌症的道路上迈出有巨大意义的一步!
6月5日,一项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研究结果显示,美国纪念斯隆-凯特林癌症研究所(MSK)进行的一项小型临床试验发现,制药公司葛兰素史克一款名为多塔利单抗(dostarlimab)的免疫治疗药物,让直肠癌患者全部痊愈。
这篇论文摘要显示,在一项小型2期临床试验中,12名直肠癌患者在接受了一款创新免疫疗法后,他们体内的肿瘤都消失了,没有患者需要进行后续化疗、放疗或手术,在随访期间没有观察到疾病复发(中位随访时间1年,最长达25个月),并且没有一名患者报告3级或以上不良反应。
试验结果发表在6月5日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在2022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上,该团队报告了更新结果,展示了总共14名完全缓解的患者。
12名患者临床完全缓解的比例为100%
据科技日报,患者接受了葛兰素史克公司研制的一种免疫治疗药物dostarlimab的治疗。研究人员说,每位患者的癌症都神奇地消失了,体检、内窥镜检查、PET扫描或MRI扫描无法检测到癌症。
这项单臂II期研究最终将招募30名临床II期和III期dMMR直肠癌患者。在迄今为止的18名患者中,除一名患者外,所有患者都是淋巴结阳性,大约一半患有林奇综合征。大多数 (78%) 患有T3或T4直肠肿瘤。所有患者都是dMMR和BRAF V600E野生型肿瘤,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患者中的大多数都有大块肿瘤。另外,所有患者尚未接受放化疗。
这些患者每天接受500mg dostarlimab,持续6个月后随访。之后每4个月对临床完全缓解的患者进行非手术随访;对于有残留病灶的患者接受放化疗。
论文摘要显示,在已完成6个月治疗的12名患者中,临床完全缓解的百分比为100%,在12个月的中位随访期间,没有患者接受过放化疗,也没有患者接受过手术切除,没有患者出现疾病恶化或复发。在dostarlimab治疗6个月后临床完全缓解且组织可评估的患者在内镜活检中也没有肿瘤组织学证据。
据科技日报援引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该药物每剂成本约为11000美元(约合人民币7.3万元)。每3周给患者服用一次,持续6个月。
研究人员一致认为,这项试验现在需要在一项更大的研究中复制,并指出这项小型研究只关注肿瘤中具有罕见遗传特征的患者。但他们说,在100%的受试患者中看到完全缓解是一个非常有希望的早期信号。
(图为四名患者和两名试验研究人员。图源: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官网)
研究人员说,人体的免疫细胞包含一种称为检查点的保护措施,以防止它们攻击正常细胞。但是癌细胞可以影响这种保护并关闭免疫细胞,从而使肿瘤得以隐藏和生长。这种新疗法是一种免疫疗法,通过阻断癌细胞“不要吃我”信号,使免疫系统能够消除它们。该治疗方法针对的是DNA修复系统不起作用的直肠癌亚型。当修复系统不起作用时,蛋白质中会产生更多错误,免疫系统会识别这些错误并杀死癌细胞。
研究人员表示,结果令人惊讶,临床试验中的每个患者都对一种药物有反应,几乎是闻所未闻的。研究人员为这种单独使用免疫疗法靶向特定肿瘤的方法创造了一个术语 “免疫消融”,意味着使用“免疫疗法代替手术、化疗和放疗来消除癌症”。
研究人员称,直肠癌手术和放疗对生育能力、性健康、肠道和膀胱功能有永久性的影响,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巨大,特别是那些经标准治疗会影响生育潜力的人。随着年轻人直肠癌发病率的上升,新方法可能会产生重大影响。
论文指出,尽管仍需更长时间的随访来确定疗效持久性,也需要在更大规模研究中进行验证,这些数据为通过新辅助治疗高效抗癌提供了借鉴——将精准医学应用于早期癌症,在最可能起效时进行治疗,以帮助患者免于放化疗和手术。“这可能为多种类型肿瘤的免疫清除(immunoablative)方法开启大门”。
83%的结直肠癌患者一发现就是中晚期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防治科普专业委员会通过官方微博发布科普称,83%的结直肠癌患者一经发现就是中晚期,而结直肠癌却是最“笨”的癌,在癌前病变阶段发现,通常肠镜微创手术就可以治愈,阻断癌症的发生。同时推荐“筛查漏斗”,遵循《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CACA)》2022的推荐,使用免疫法粪便隐血试验(FIT)、多靶点粪便 FIT-DNA 检测、结肠镜三种筛查手段就可实现肠癌及癌前病变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据了解,肠癌是基因病,是遗传性最强的高发癌症。《中国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0,北京)》指出,若父母、兄弟姐妹及其子女(一级亲属)有肠癌史,则其发病风险是普通人群的1.76倍;一级亲属患结直肠癌的女性发病风险是普通人群风险的2.07倍。
遗传导致的结直肠癌触目惊心,但没有家族史的并不代表没有风险。2020年,我国新发肿瘤患者457万,其中家族遗传性肿瘤占5%~10%。意味着90%以上的肿瘤患者,并没有直系亲属患癌。
在今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期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病区主任田艳涛教授在《防癌的真相》科普讲座中指出,肿瘤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疾病。90%以上的肿瘤患者是由于后天饮食起居等生活习惯不良,及情绪管理不好等原因而致病。
据世卫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结直肠癌已上升为中国排名第二的高发癌症,新发病例在中国高发癌症中增长最快,死亡率为9.5%。基于2020年癌症死亡人数来算,每天有780余人因此去世,相当于每小时32人,基于新发病例来算,每日新增1500余人。
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CDC)和美国疾病预防工作组(USPSTF)认为,目前只有四种癌症可以有效筛查并且拥有筛查指南,结直肠癌是其中之一 ,且被推荐为A级适合早筛的癌种。
我国和美国的结直肠癌防治经验均表明,通过筛查发现癌前病变并干预可以降低肠癌的死亡率和发病率。对于个人来讲,越早发现治愈率越高。如果能够有效发现癌前病变并干预,则能够预防肠癌。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关键词: 重大突破
- 凯格精机:接受南方基金等机构调研
- IPO雷达|背后隐现荣昌生物领导班子 关联交易频繁的迈百瑞独立吗?
- 世界微资讯!顺博合金:拟在安徽马鞍山投设2个孙公司 切入变形铝合金业务
- 潜能恒信:QK18-9-3井将于11月1日正式开展钻井作业
- 焦点速讯:美迪西第三季度净利同比增长70.20%至1.15亿元
- 前三季度文化产业恢复向好
- 当前热讯:奋斗者·正青春丨郭文艳:十年坚守谱写乡村幼教美丽篇章
- 每日视讯:看到这一幕,手心都出汗了!
- 环球百事通!飞天圆梦丨梦天实验舱任务宣传片上线——梦耀九州 天宫启程
- 第十一届“在鸣行政法治论坛”暨“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理论与实务研讨会”于在明律师事务所成功举办
- 未来家园三产融合主题乐园,引领蛹虫草消费新升级
- 版权拆分下,玩家是否还能做DOTA赛事主人?
- 天天资讯:阿里巴巴市值跌回8年前:没有人永远胜利
- 环球观察:前三季度北京市PM2.5平均浓度28微克/立方米
- 环球头条:宠物看病这么贵,宠物医院却不赚钱?
- 焦点快报!智能割草,“机器人”的内卷新战场?
- 施耐德电气携手北马激情开跑 倡导绿色可持续理念
- 看热讯:浙江医药:注射用重组人源化抗HER2单抗-AS269偶联物(ARX788)获临床试验批准
- 伊利离“八年再造半个伊利”有多远
- 步长制药:泸州步长与美国瑞美德签订合作开发和许可协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