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只在科幻片里见过的无人驾驶技术,如今可以实现到什么程度?
全无人自动驾驶汽车在拥堵的双车道路段行驶
8月1日,智能网联汽车管理地方性法规——《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下称“《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当日,上海证券报记者在深圳市福田区,现场乘坐了自动驾驶汽车。
(相关资料图)
自动驾驶初见成效
8月1日,元戎启行在深圳市福田区,采用L4级自动驾驶前装方案汽车,进行全无人自动驾驶路测,路测全程21公里。
自动驾驶车辆外观
记者进入车内可见,主驾驶位没有驾驶员,副驾驶位有一位安全员,可以应对车辆遭遇突发状况。安全员在前排中间位置按下启动按键后,车辆随即启动。
自动驾驶车辆前身,屏幕显示车辆四周车况
环顾车内,前排座位中间有一块屏幕,后排座位有两块屏幕,安全员与乘客均可以通过屏幕,实时观测车辆行驶的三维路况,以及车速、乘车时间与乘车路线等信息。记者对比发现,该屏幕显示的路况信息,与车窗外的信息一致。
自动驾驶车辆后排座位屏幕,显示车辆行驶相关数据
元戎启行工作人员介绍,安全员与乘客能够及时观测上述信息,主要是车辆的车身两侧,以及车顶和前后,合计安装5颗固态激光雷达、8颗摄像头。它们相当于自动驾驶汽车的眼睛,可以看到周围200米的障碍物。
元戎启行车辆前身分布的激光雷达和摄像头
记者注意到,上述车辆借助激光雷达与摄像头获得感知后,在通过狭窄拥堵的双车道时,能够从容避开各种突发场景。
自动驾驶车辆自动转向
同时,为了保障安全,元戎启行基于现有技术架构,对全无人自动驾驶汽车的整体安全策略全面升级。若车辆遇到难以解决的长尾场景,系统会及时提醒云端保障平台接管车辆,或者基于不同场景对车辆进行安全制动。
自动驾驶背后商业价值逐渐清晰
“全无人自动驾驶的道路测试,意味着自动驾驶技术已经拥有让机器代替人力的能力,其背后的商业价值也逐渐清晰。”元戎启行CEO周光表示,随着《管理条例》推行,自动驾驶汽车的行业准则、交通事故权责、商业化运营将会得到规范,有助于自动驾驶企业进行商业化落地。
智能网联汽车,是指可以由自动驾驶系统替代人的操作,在道路上安全行驶的汽车。近年来深圳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领路”全国。2021年,深圳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营业收入1066亿元。
《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列入产业目录的智能网联汽车,经过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登记后,方可上道路行驶。其中,无人驾驶可在深圳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划定的区域、路段行驶。
不过,当前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仍处于大规模研发投入阶段,智能网联汽车产品要像传统机动车产品一样上市销售,还需制定相应的产品标准。
《管理条例》要求,鼓励智能网联汽车相关行业协会参考国际先进标准,组织智能网联汽车和相关行业的企业、机构,制定引领性、创新性的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及相关团体标准。
从商业成本来看,元戎启行计划和车企大规模量产自动驾驶汽车后,整套自动驾驶方案的成本在2万元左右。元戎启行此次路测使用的车辆,是其与车企合作大规模量产的“原型”车,传感器全部嵌入车身。预计到2025年,以该车为原型的量产自动驾驶汽车将大规模入市。
元戎启行是一家L4级自动驾驶公司,聚焦出行和同城货运两类业务。2021年9月,元戎启行获得由阿里战略领投的3亿美元融资。
智慧芽数据显示,元戎启行近期主要专注在计算机设备、激光雷达、自动驾驶、传感器、关联成像等技术领域,已公开专利申请204件,发明专利占比72.06%,市场价值较高专利包括:“轨迹预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等。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 广州新增病例大部分在隔离观察或管控区域中发现
- 凯格精机:接受南方基金等机构调研
- IPO雷达|背后隐现荣昌生物领导班子 关联交易频繁的迈百瑞独立吗?
- 世界微资讯!顺博合金:拟在安徽马鞍山投设2个孙公司 切入变形铝合金业务
- 潜能恒信:QK18-9-3井将于11月1日正式开展钻井作业
- 焦点速讯:美迪西第三季度净利同比增长70.20%至1.15亿元
- 前三季度文化产业恢复向好
- 当前热讯:奋斗者·正青春丨郭文艳:十年坚守谱写乡村幼教美丽篇章
- 每日视讯:看到这一幕,手心都出汗了!
- 环球百事通!飞天圆梦丨梦天实验舱任务宣传片上线——梦耀九州 天宫启程
- 第十一届“在鸣行政法治论坛”暨“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理论与实务研讨会”于在明律师事务所成功举办
- 未来家园三产融合主题乐园,引领蛹虫草消费新升级
- 版权拆分下,玩家是否还能做DOTA赛事主人?
- 天天资讯:阿里巴巴市值跌回8年前:没有人永远胜利
- 环球观察:前三季度北京市PM2.5平均浓度28微克/立方米
- 环球头条:宠物看病这么贵,宠物医院却不赚钱?
- 焦点快报!智能割草,“机器人”的内卷新战场?
- 施耐德电气携手北马激情开跑 倡导绿色可持续理念
- 看热讯:浙江医药:注射用重组人源化抗HER2单抗-AS269偶联物(ARX788)获临床试验批准
- 伊利离“八年再造半个伊利”有多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