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桥孜
近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樊纲,被自己的“六个钱包”论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年轻人漂泊异乡打拼,竟然连住有所居都保证不了?若想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竟然要掏空夫妻双方的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三代人“六个钱包”的积蓄?樊纲的发言被公开报道之后,一时引发了不少争议。
说句公道话,由于个别媒体断章取义,公众对樊纲的本意其实是有所误解的。回溯当时的语境,当台下观众提问年轻人是否要买房时,樊纲的原意是说,“六个钱包”是衡量家庭条件的重要指标,如果财力允许,应该利用好按揭贷款的机制,而如果财力不允许,则应考虑租房,不要勉强“上车”。
作为研究房地产政策的专家,号召年轻人量力而行,樊纲的发言其实无可厚非。只不过,在许多年轻人都为房价而感到焦虑的情况下,樊纲的发言内容正好激活了公众的“怒点”,这才无辜“躺枪”。
青年群体从来都是网络舆论的主力,而住房则是中国青年的一项“刚需”,年轻人面对“刚需”难以满足的现实,自然会产生不满。在任何国家,购房都是一笔重大支出,而在中国这一矛盾尤为明显。一方面,买房对年轻人并不容易,另一方面,“有恒产者有恒心”的传统观念,以及房子与教育、医疗等稀缺资源挂钩的严峻现实,都给年轻人带来了强烈的购房需求。
这种强烈的购房需求,让一些年轻人有了不计任何代价都一定要买房的观念。为了买房,父辈掏空家庭攒首付,年轻人将大部分工资用于偿还月供,这样的案例并不鲜见。前段时间热议的“隐形贫困人口”,其中也提到了为了还房贷,某些高薪白领无法储蓄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樊纲的言论不幸戳中了“利益相关”的年轻人的痛点,这才引起了这么大的争议。
其实,当我们询问老师、朋友,自己现在是否应该买房,得到的回答很有可能与樊纲的说辞差不多。但那时我们不会愤怒,因为老师、朋友和我们一样,也是普通人,也要承受高房价带来的种种弊端。然而,当这些话从一名公众人物那里说出来的时候,人们的情绪自然就不一样了。尽管樊纲个人并非负责房地产政策调控的官员,但是,公众却难免对公众人物产生某种“管管房价”的期待。这种期待,很容易让舆论对公众人物的发言产生误解。
事实上,中国的住房问题非常复杂,国家也一直在推动各种政策,实现“房住不炒”的终极目标。解决房价问题的“秘诀”,还是要到经济结构转型中去找。欲将房地产与中国经济体松绑,不仅需要房产税、限购等短期调控措施,更需要国家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根本上化解房地产市场过热的问题。而对普通人而言,我们需要做的,则是不轻易被断章取义的报道干扰心绪,用合理的心态面对现实压力,做出理性的个人选择。
- 秋季女性白癜风患者更需注意这些事情!
- 广州新增病例大部分在隔离观察或管控区域中发现
- 凯格精机:接受南方基金等机构调研
- IPO雷达|背后隐现荣昌生物领导班子 关联交易频繁的迈百瑞独立吗?
- 世界微资讯!顺博合金:拟在安徽马鞍山投设2个孙公司 切入变形铝合金业务
- 潜能恒信:QK18-9-3井将于11月1日正式开展钻井作业
- 焦点速讯:美迪西第三季度净利同比增长70.20%至1.15亿元
- 前三季度文化产业恢复向好
- 当前热讯:奋斗者·正青春丨郭文艳:十年坚守谱写乡村幼教美丽篇章
- 每日视讯:看到这一幕,手心都出汗了!
- 环球百事通!飞天圆梦丨梦天实验舱任务宣传片上线——梦耀九州 天宫启程
- 第十一届“在鸣行政法治论坛”暨“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理论与实务研讨会”于在明律师事务所成功举办
- 未来家园三产融合主题乐园,引领蛹虫草消费新升级
- 版权拆分下,玩家是否还能做DOTA赛事主人?
- 天天资讯:阿里巴巴市值跌回8年前:没有人永远胜利
- 环球观察:前三季度北京市PM2.5平均浓度28微克/立方米
- 环球头条:宠物看病这么贵,宠物医院却不赚钱?
- 焦点快报!智能割草,“机器人”的内卷新战场?
- 施耐德电气携手北马激情开跑 倡导绿色可持续理念
- 看热讯:浙江医药:注射用重组人源化抗HER2单抗-AS269偶联物(ARX788)获临床试验批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