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中国消费者协会结合近几年双11消费维权舆情及消费者的投诉情况,梳理出六点事项,提醒消费者在“剁手”时注意,避开消费陷阱,维护自身权益。
●不可迷信“价格优势”
双11期间,线上线下市场笼罩在“巨惠特卖”“全年最低”“限时抢购”“爆款秒杀”等宣传迷雾当中,给消费者以“买到就是赚到”的心理暗示。但全国消费者组织多年的价格监测和消费者投诉结果显示,一些商家双11促销价格未必真实惠,有的商家使用的是“先涨后降”套路,有的商家设置各种花式“买赠”,导致消费者实际到手价格与平时并无差别,甚至还可能会是全年最贵。
中消协提醒:不可迷信双11的所谓“价格优势”,购买前最好能提前了解价格走势,做到心中有数。除非是长期跟踪考察的商品,否则不要单纯相信低价宣传而盲目跟风下单。
●弄清复杂的促销套路
每逢双11,商家往往推出各种促销手段吸引消费者下单,包括预售、红包、满减、优惠券等,一些促销规则设计复杂,需要消费者“精打细算”才能理得清。
中消协提醒:要留心商家的促销规则,了解各种优惠措施是否有门槛限制、适用的产品品类和范围,能否叠加优惠及售后服务措施等。对于未作明确约定或者标识不清及明显存在不公平格式条款的,要慎重选择,以免事后产生纠纷。购买预售产品还要明确预付款和尾款的支付时间及金额、商家的发货时间、双方的违约责任等重要事项。
●限期商品谨慎囤货
面对双11全年最强的打折促销宣传,很多消费者喜欢下单囤积一些日常生活用品。
中消协提醒:要保持理智,按需规划囤货数量,避免一次囤货过多造成浪费。建议在“剁手”前先清理家里的存货,按需补货。对于化妆品、保健食品、粮油调料、休闲食品等限期使用的商品,更要杜绝冲动消费,尽量少囤货或者不囤货,防止很多囤货还未拆封就已经过期。
●促销短信骚扰可举报
近年来,双11促销期间营销类垃圾短信呈现集中爆发的态势,使消费者烦不胜烦。依照《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相关规定,未经消费者允许推送商业信息和广告宣传行为涉嫌违法。
中消协提醒:对经营者非法推送促销信息的行为,可保存证据并拨打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热线电话进行投诉、举报。
●看直播购物要保持冷静
当前,直播带货火热,但一桩桩带货主播“翻车”事件也引发了不少消费者的吐槽,如主播夸大功效和用极限词语诱导消费者、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不按规定公示证照信息、引诱消费者进行私下交易以及售后服务无保障等。
中消协提醒:面对主播的极力推销,要保持冷静,克制冲动,尽量选择信誉高、口碑好的直播带货商家进行交易。为保障财产安全及交易记录可寻,不要脱离平台进行私下交易,不直接转账、汇款至私人账户以及通过发送付款链接页面或者扫描二维码等方式进行付款。
●有纠纷及时维权
双11期间,由于商品销量大,快递繁忙,加上一些商家的促销套路,导致消费纠纷较平时更为高发。
中消协提醒:在购物时要提前了解商家发货及退换货政策,保存好聊天记录、订单信息、支付信息、促销优惠截图等相关购物凭证,并向商家索要发票或者收据。要提前和商家明确发货时间,购买急需品、生鲜食品等要注意避开物流高峰期。收到货后尽量当场验货,确认无误后再签收。发生消费纠纷时,要及时联系商家或者电商平台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可以向经营者所在地的消协组织或者市场监管部门投诉。
关键词: 消费 提示 陷阱 不可迷信“价格优势”
- 世界聚焦:美媒:近八成美国人认为国家已“失控” 多数民众给现状差评
- 新华全媒+丨天津:适老化改造改出“暖心窝”
- 环球精选!媒体评述:梦天实验舱整装待发 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迈向收官
- 全球观察:捷报连连!多条高铁建设取得新进展!
- 世界通讯!飞天圆梦丨太空“新房”来了!中国人自己的太空实验室将建成
- 秋季女性白癜风患者更需注意这些事情!
- 广州新增病例大部分在隔离观察或管控区域中发现
- 凯格精机:接受南方基金等机构调研
- IPO雷达|背后隐现荣昌生物领导班子 关联交易频繁的迈百瑞独立吗?
- 世界微资讯!顺博合金:拟在安徽马鞍山投设2个孙公司 切入变形铝合金业务
- 潜能恒信:QK18-9-3井将于11月1日正式开展钻井作业
- 焦点速讯:美迪西第三季度净利同比增长70.20%至1.15亿元
- 前三季度文化产业恢复向好
- 当前热讯:奋斗者·正青春丨郭文艳:十年坚守谱写乡村幼教美丽篇章
- 每日视讯:看到这一幕,手心都出汗了!
- 环球百事通!飞天圆梦丨梦天实验舱任务宣传片上线——梦耀九州 天宫启程
- 第十一届“在鸣行政法治论坛”暨“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理论与实务研讨会”于在明律师事务所成功举办
- 未来家园三产融合主题乐园,引领蛹虫草消费新升级
- 版权拆分下,玩家是否还能做DOTA赛事主人?
- 天天资讯:阿里巴巴市值跌回8年前:没有人永远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