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汽蓝谷公布了2021年的财务报告。财报显示,2021年北汽蓝谷实现营收约86.97亿元,同比上涨64.9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2.44亿元。而在2020年,北汽蓝谷更是以净利润-64.82亿元收场,2020年和2021年两年,北汽蓝谷累计亏损金额高达117.26亿元。从昔日的“新能源汽车第一股”到如今两年净利亏损超百亿元,北汽蓝谷还能“逆风翻盘”吗?
跌落神坛
北汽新能源,创立于2009年。经过多年发展,2018年,北汽新能源“借壳上市”对象SST前锋发布公告,公司中文名称拟变更为“北汽蓝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重大资产重组,一跃成为国内“新能源汽车第一股”。
彼时,北汽蓝谷的年销量能够达到15.8万辆,而特斯拉当时在国内的销量仅1万多辆。然而,好景不长,三年后,北汽蓝谷就以年销量26127辆远远落后于长城、比亚迪等“后起之秀”。北汽蓝谷到底怎么了?
据了解,自2013年起,北汽蓝谷就开始了新能源汽车的批量生产,尽管当时的订单并不多,但也足以为其今后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2018年,其销量从2013年时的不足2000辆一路增长到了15.8万辆,连续七年蝉联国内新能源汽车冠军。然而,此后,北汽蓝谷的“辉煌”似乎在逐渐消退,特别是对比整体市场及同行业企业,北汽蓝谷的销量显得尤为“惨烈”。
从市场整体情况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猛。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批发销量达到350.7万辆,同比增长165.10%,其中纯电动乘用车产销分别为276万辆和273万辆,同比增长179%和174%。另据乘联会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14.8%,同比增加约9%,2022年前两个月分别为19.2%和21.8%。
那么,北汽蓝谷的年销量如何呢?据统计,2021年全年北汽蓝谷的销量仅为2.6万辆。而在造车新势力品牌中,小鹏汽车2021年交付了9.8万辆,蔚来共计销售9.1万辆,理想汽车也交付了9万辆。
销量“跳水”,业绩自然受到影响。财报显示,2017年-2019年,北汽蓝谷实现净利润分别为5940万元、7329万元及9201万元。而到了2020年,北汽蓝谷业绩突然“大跳水”,2020年北汽蓝谷实现营收52.72亿元,同比下滑了77.65%,净利润-64.82亿元,同比2019年9206万元的盈利大幅下滑7145.36%。综合来看,仅2020年至2021年两年的时间,北汽蓝谷就亏损了117.26亿元。
缘何亏损
在市场尚未成熟之时就已成功盈利的龙头企业,缘何在市场日渐成熟时出现了大幅亏损?
2018年以前,我国电动汽车市场处于攻坚阶段,面对技术和产品尚不成熟的状况,政策层面提出了大额购车补贴的红利。基于政策补贴,当时消费者仅需花一半的钱就能购买一辆电动汽车。而北汽蓝谷抓住了政策及市场红利,瞄准网约车、共享车市场发力,很快便占据了北京的出租车和网约车市场,销量也因此连年递增。
2019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政落地,国家大幅缩减了新能源汽车的补贴,这对于依靠补贴红利起家的北汽蓝谷而言可谓“致命一击”。据了解,2018年和2019年,北汽蓝谷归属净利润1.55亿元和0.92亿元,同期分别获得政府补助9.18亿元和10.42亿元,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7.29亿元和-8.74亿元。而后,受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退坡影响,2020年北汽蓝谷获得政府补助大幅缩减,仅得1.13亿元,2021年也只获得了1.3亿元的补助。
同时,近年来,网约车、出租车行业安全问题、合规问题屡屡被曝光,网约车行业及各平台出现“大换血”,叠加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北汽蓝谷销量大减,跌落神坛。
对此,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对中国商报记者分析,一方面,国家对于新能源购车补贴采取退坡机制,对车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国家也对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以及电池的能量密度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北汽蓝谷可能受限于电池能量密度方面无法达标等,拿不到补贴红利。同时,国家还提出,购买新能源汽车后需满足2万公里(2017年时为3万公里)的运营里程,若消费者达不到此项标准,也拿不到购车补贴。多重补贴红利的“消失”,直接导致消费者购买积极性下降,北汽蓝谷也因此出现了销量与业绩双下滑的现象。
需要注意的是,北汽蓝谷销售成本、研发费用也在不断加大。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北汽蓝谷整车营业收入为49.84亿元,营业成本为66.16亿元,整车毛利率亏损,幅度为32.73%。其销售费用为16.72亿元,同比上升65.83%。对于销售费用的上升,北汽蓝谷在财报中解释称,主要系广告展览费及运营费等较上期增加所致。2021年,北汽蓝谷研发费用为12.08亿元,同比增加24.14%。
此外,从市场整体来看,去年行业整体面对芯片紧缺、疫情局部反复、原材料价格上涨、能耗双控等多重挑战。“而过于频繁的人事调整也影响了企业的稳定发展。”张翔表示,北汽如今的局面也与其领导层变动过快有关。由于领导层的不稳定,企业没有获得较为连续的市场管理,错失了机会。
未来或更难
重压之下,北汽蓝谷艰难前行,推出极狐。同时,联合麦格纳及华为试图向高端车型转型。然而,事实并未能如其所愿。
补贴后起售价24.19万元的ARCFOX极狐αT,2020年10月上市至今单月最高卖出500余辆,累计总销量仅为4000辆左右。极狐另一款车型阿尔法S,单月最高卖出692辆,上市至今总销量3590辆。而与华为合作打造的HI车型,原计划2021年年底正式交付,但截至目前依然处于难产之中。外界也纷纷发出了质疑的声音,不少消费者表示,极狐与华为的合作吊足了胃口,然而再三的延迟交付也在不断消磨着自己的耐心与期待。对于该车型何时交付,北汽蓝谷方面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预计是在二季度。
“汽车行业的新车发布讲究一炮打响,类似这种情况发生之后一蹶不振的很多。”张翔表示,如今新能源汽车领域门槛高、竞争激烈,此时北汽蓝谷选择自主研发投入高,面临的风险大且成功率低。
此外,消费者对于北汽蓝谷的质量安全情况也提出了不少质疑。记者采访过程中发现,黑猫投诉平台、汽车投诉网、车质网上均有不少消费者对北汽蓝谷进行投诉。截至3月31日,北汽蓝谷仅在汽车投诉网中就有298条投诉,且问题大多集中在“动力蓄电池故障”“续航能力差”“掉电异常”上。
黑猫投诉平台上消费者投诉截图
汽车投诉网上消费者投诉截图
不仅如此,北汽蓝谷还多次被曝出汽车爆炸事件。据媒体报道,2020年8月20日,福建三明一辆北汽新能源EX360车型在停放充电棚时发生冒烟,当消防人员赶到现场时,车辆开始有明火窜出。随后,消防人员用水枪为车辆降温,在此过程中,车辆发生爆炸。同年8月27日,在长沙街头,一辆北汽EU5发生了起火事故。视频显示,事故车辆被大火完全包围,现场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发出巨大的爆破声。
对于消费者投诉情况的回应及处理问题,记者多次联系北汽蓝谷,但截至发稿北汽蓝谷尚未进行回复。
新车交付一再延迟、安全问题屡屡发生……北汽蓝谷的处境似乎并不乐观。那么,北汽蓝谷还能完成“逆风翻盘”吗?
“通过去年一整年深耕,我们在今年年初已经感受到了非常快速的发力。2022年,北汽蓝谷销量目标为10万辆,其中极狐4万辆。围绕场景和细分人群,极狐正在做细分市场,为细分市场的人群打造定制化的产品。”北汽蓝谷经理、北汽新能源总经理代康伟表示,2022年全员都要聚焦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要把极狐品牌经营好,把北京品牌的优势维持好。(李沫楠 记者 彭婷婷)
- 世界聚焦:美媒:近八成美国人认为国家已“失控” 多数民众给现状差评
- 新华全媒+丨天津:适老化改造改出“暖心窝”
- 环球精选!媒体评述:梦天实验舱整装待发 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迈向收官
- 全球观察:捷报连连!多条高铁建设取得新进展!
- 世界通讯!飞天圆梦丨太空“新房”来了!中国人自己的太空实验室将建成
- 秋季女性白癜风患者更需注意这些事情!
- 广州新增病例大部分在隔离观察或管控区域中发现
- 凯格精机:接受南方基金等机构调研
- IPO雷达|背后隐现荣昌生物领导班子 关联交易频繁的迈百瑞独立吗?
- 世界微资讯!顺博合金:拟在安徽马鞍山投设2个孙公司 切入变形铝合金业务
- 潜能恒信:QK18-9-3井将于11月1日正式开展钻井作业
- 焦点速讯:美迪西第三季度净利同比增长70.20%至1.15亿元
- 前三季度文化产业恢复向好
- 当前热讯:奋斗者·正青春丨郭文艳:十年坚守谱写乡村幼教美丽篇章
- 每日视讯:看到这一幕,手心都出汗了!
- 环球百事通!飞天圆梦丨梦天实验舱任务宣传片上线——梦耀九州 天宫启程
- 第十一届“在鸣行政法治论坛”暨“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理论与实务研讨会”于在明律师事务所成功举办
- 未来家园三产融合主题乐园,引领蛹虫草消费新升级
- 版权拆分下,玩家是否还能做DOTA赛事主人?
- 天天资讯:阿里巴巴市值跌回8年前:没有人永远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