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市场监管局在推进食品安全“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中,深入排查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守牢食品安全底线,“三个注重”“全时全域”抓好食品安全。
注重时效,坚持底数清、情况明
根据江苏省、南京市统一部署,南京市秦淮区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立足辖区实际,成立以副区长金超为组长的专项行动领导小组,以秦淮区食安委名义下发《秦淮区“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聚焦7个重点领域,全面排查处置风险隐患。
随着炎热天气到来,大量冷饮上市。为加强进口冷饮食品安全监管,杜绝进口冷链食品物传人现象,南京市秦淮区聚焦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工作,按照食品安全“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部署安排,持续开展进口冷饮隐患排查工作。
南京市秦淮区市场监管局以冷饮批发部、小卖部、商场超市等冷饮销售企业为重点排查对象,进一步落实进口冷饮疫情防控“四方责任”。在全覆盖拉网排查的基础上,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对擅自经营进口冷饮,不符合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相关规定的单位,严格按照《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系统进口冷链食品执法工作指引》,从严、从重、从快查处。检查中,与300多户冷饮销售单位签订承诺书,并立案查处冷饮销售单位2家。
注重融合,坚持全覆盖、无遗漏
南京市秦淮区市场监管局将专项行动纳入年度重点工作和食品安全水平专项考核项目,在严守安全底线的基础上,结合疫情防控工作和“大走访、大排查、大攻坚”行动。统筹协调日常检查、集中整治和专项行动,坚持全覆盖,力争无遗漏。
行动开展以来,秦淮市监局以疫情防控、网络订餐、春季校园及校园周边等食品安全监管为重点,组织执法人员深入排查进口冷链食品、进口水果、外卖骑手、集体用餐配送单位、隔离酒店、学校食堂等经营单位3950户,排查问题隐患261个,立案查处42家。
秦淮区市场监管局聚焦3·15媒体曝光问题,检查相关企业15家,立案调查1家。
注重督导,坚持全方位、回头看
南京市秦淮区市场监管局抽调精干执法力量,成立工作专班,分7个小组,持续对进口冷链食品、进口水果、进口冷饮、外卖骑手站点、夫子庙景区等重点单位,开展督查指导工作。
截至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800余人次,对全区80余家外卖配送站点、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和隔离酒店,进行全方位专项督查和问题整改“回头看”。发现问题隐患33家70个,将督查情况及时通报属地街道,形成监管整改闭环。
近期,秦淮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区教育局、属地街道组织开展学校食堂疫情防控与食品安全隐患排查工作,为部分学校复课提前做好安全保障,为师生安全用餐保驾护航。
专项整治中,检查学校食堂150家,校园周边餐饮服务单位185家,校园周边食品销售单位218家,对发现的餐具消毒保洁不规范、生熟食品未分开存储、食品留样登记不全等23个问题,已责令限期整改到位,做到“排查一项,整改一项,销号一项”,形成监管闭环。
南京市秦淮区市场监管局将进一步改进监管模式,完善工作机制,注重长效常态,采取明察暗访等方式深入推进专项行动,同时强化宣传引导,营造专项行动的良好舆论氛围。
(贾继满)
- 南京市秦淮区“全时全域”推进食安“守查保”行动 抓好食品安全
- 陕西汉中洋县市场监管局开展重点食品经营企业问题清零行动 全面治理食品安全领域突出问题
- 杭州临平区:开展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保障师生饮食安全
- 湖北十堰市场监管局强化约谈制度建设 全力保障网络餐饮食品安全
- 上海开展“守安全 稳价格”专项行动 让市民“领得放心,吃得安心”
- 陕西延安黄陵县市场监管局开展“凌晨五点半”食安专项检查 守牢食品安全
- 浙江温州开展直播带货食品专项抽检 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 148家食品企业公开承诺抵制过度包装 优化产品包装设计
- 广州外卖平台餐饮商家证照公示率超99% 数量和公示率均居全省前列
- 天津北辰信用修复全程“网上办” 让企业少跑路为经营者减负
- 石家庄加强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监管 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 常德“二十条”促进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 有力推进市场主体培育工作
- 随州推进营商环境再优化再提升 吹响新一轮优化营商环境“冲锋号”
- 诸暨创加电子计划创建浙江省“专精特新”企业
- 防汛抢险应急演练
- 北京市各区市场监管部门毫不松懈 全力保障首都市场良好有序
- 5棵树被吹折,3辆车受损
- 嘉兴秀洲区开展农产品“你送我检”服务 指导消费者积极参与点检活动
- 采取超常举措 不断为大都市区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 金华市启动《信访工作条例》 集中宣传月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