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多名网红日前“摆拍卖惨”事件引发广泛关注。他们蓄意设计剧本和话术,通过直播带货虚假营销,欺骗善意的消费者。由于涉案数额巨大,社会影响极为恶劣。
假助农,真带货。卖惨式虚假营销,于情不顾、于理不合、于法不容。需要反思的是,类似的闹剧已经屡屡上演,网络上早就不乏批评之声,打着助农旗号的网红为何能够反复招摇撞骗?
流量造假违规成本较低。一个脚本,几个演员,在互联网平台通过虚构经历,就可以获取网民的同情,堂而皇之直播带货,甚至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如此做法,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还可能涉嫌构成犯罪。较低的风险,巨额的回报,成为一些直播运营机构和网红铤而走险的驱动力。
直播带货缺乏刚性约束。近年来,网红经济快速发展,在商业化包装之下,众多主播走红,并快速将流量变现。由于资本的逐利性,山寨当道、假货横行的情况屡屡发生。这从侧面说明,直播行业发展迅速,但与其相匹配的行业标准与规范也要及时跟上。
消费维权举证困难重重。分散在各大直播平台的网红数量庞大,多数商家并没有实体店铺,虚假宣传持续时间一般较短,直接取证难度不小。普通消费者很难溯源货品真实来源,证明网红虚假宣传更是难上加难。通常情况下,只有商家受到行政处罚后,消费者才能凭借处罚记录进行投诉。
乱象屡禁不止,平台难辞其咎。在流量为王的价值追求下,一些平台已然成为假货集散地,贴标售货、假冒伪劣的商品充斥其中。长期来看,这些平台将透支消费者的信任度,导致用户逐渐流失,最终得不偿失。因此,要想长远健康发展,平台应严格过滤用户内容,真正落实惩戒措施。
摆拍卖惨虚假营销,不仅透支了大众善意,也败坏了社会风气。网红们应该意识到,粉丝经济是信任经济,如果大肆消费信任,一旦翻车,后果十分严重。既然虚假营销对各方都会造成危害,就要严查违背公序良俗骗取网民善意的直播账号,切断流量赋能和违规牟利途径,还网络消费清朗空间。
- 全球观热点:直播带货不可消费“信任”
- 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竞争力 快讯
- 杭州江城骨科医院靠谱吗?口碑怎么样
- 广发银行多措并举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能力
- 碧桂园将启动境外债务重组 已委托中金公司参与协助_焦点观察
- 沧州银行:“恒大所欠银行贷款明细列表”所涉沧州银行贷款数据严重失实
- 聚焦:工信部:7-8月全国锂电池总产量超过180GWh 同比增长23%
- 驻日美军恶性案件多发民众不堪其扰 全球微速讯
- 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行动广受支持
- 全球今亮点!强化落实 提升纪检监察工作质效
- 正大股份终止上交所主板IPO 无实控人原拟募资150亿元
- 天上掉下大闸蟹?蟹卡兑换要求进群,实为刷单诈骗,客服、警方这样提醒
- 为全面振兴新突破提供理论支撑 精选
- 全球速递!西平四中优秀教师——刘红云
- 焦点讯息:驻马店市驿城区朱古洞乡:乡村美如画 幸福踏歌来
- 天天热点评!商丘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组织召开英烈子女座谈会 认真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在读英烈子女重要回信精神
- 全新升级小姜普赋能茶产业,佰年尚普实现破圈式发展
- 佰年尚普推新品小姜普:用匠心守初心,让茶文化飘进万家
- 争做化妆品oem加工引领者 诺斯贝尔助力涂抹式面膜产品革新
- 西峡农商银行:“链式金融”激发乡村旅游新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