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培育人才的土壤足够丰沃,好苗子才会茁壮成长。各地脚踏实地推广国际象棋的点滴积累,最终将汇聚成竞技场上争金夺银的实力与底气
7月4日,2023年国际棋联女子世界冠军赛在上海举行,现任世界棋后居文君与挑战者雷挺婕将通过12盘慢棋一决高下。这也是继2000年女子世锦赛、2010年女子世锦赛、2018年女子世界冠军赛后,国际象棋史上第四次出现中国女棋手包揽冠亚军的场景。
两个月前,中国男棋手丁立人首次捧起男子个人世界冠军奖杯,几代国象人奋斗35年的“四步走”目标终于实现。如今,中国棋手同时将棋王和棋后头衔收入囊中,达成令人瞩目的新成就。国际棋联日前撰文表示,从默默无闻起步,到成为国际象棋界的主导力量,中国国际象棋的崛起之路值得认真研究。
作为一个非奥项目,国际象棋在我国的发展一度被贴上“小众”标签。谋求竞技成绩的突破,成为促进项目普及、扩大影响力的必经之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伴随谢军连夺棋后的步伐,很多孩子以她为榜样,走上了学棋道路。创办国象联赛,鼓励开设社会俱乐部,推动国象进校园、进社区……一套“组合拳”让国际象棋逐渐进入大众视野。
一项运动的可持续发展,不只在于金字塔尖的耀眼,更依托于金字塔底座的坚实。棋后之战多次出现“中国德比”,正是我国国际象棋事业扎根基层、精耕细作的缩影。在居文君的家乡上海,每年举办大大小小的国象赛事上百场,奉贤区海湾镇还在全力打造“国象小镇”。雷挺婕来自重庆,国际象棋在当地已成为很多中小学的校本课程,10个“全国国际象棋之乡”中有两个落户重庆。
培育人才的土壤足够丰沃,好苗子才会茁壮成长。各地脚踏实地推广国际象棋的点滴积累,最终将汇聚成竞技场上争金夺银的实力与底气。在目前各国前十名棋手平均等级分排行榜上,中国位列第三,整体实力跻身世界前列。随着越来越多年轻棋手在国际赛场崭露头角,中国国象后备人才梯队愈发呈现蓬勃活力。
竞技突破与项目普及的良性互动,激活了国象市场。更多人对国际象棋从陌生到亲近,进而参与其中,感受到智力博弈的乐趣。这样的可喜变化,源自几十年来国象界矢志不渝、厚积薄发的奋斗,国际象棋书写的中国故事值得广大小众项目借鉴。
关键词:
- 点滴积累,汇成竞技实力(体坛观澜)
- 百万医疗和全民保的区别是什么?全民保和百万医疗赔付顺序一样吗?-焦点快播
- 雪天进出口公司成立 湘盐“出海”全面提速
- 支付宝借两万利息多少?支付宝工资理财和余额宝的区别是什么? 播资讯
- 在香港维园感受未来城市 世界资讯
- 港铁启动“机场快线25周年”庆祝活动
- 姗姗又能坐起来了(平行病历) 每日快报
- 全球快报:知识产权行使范围也有“禁区”
- 当前关注:“跑长买短”偷逃费 货车车主终获刑
- 人形机器人热度高涨 产业链上市公司“软硬兼施”加码布局 当前视讯
-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2000万辆 环球今热点
- 人体秤概念股里有没有香山股份?原油配额行业概念股票有哪些?-全球报资讯
- 房屋租赁备案怎么登记?租赁合同备案要什么资料?|环球热闻
- ok镜毁了她一生毁了我3年了(ok镜的危害)
- 天天观天下!信号!新能源赛道全线反击 有基金从AI热门股切换回补
- “做法事”可消灾解难?俩“道师”行骗获刑三年
- 热门看点:如何应对通货膨胀?紧缩财政政策有哪些手段?
- 北京商报评论:老胡炒股过犹不及_当前速读
- 成交量怎么看?成交量怎么看是买入还是卖出?
- 急性肠胃炎能不能吃甘蔗汁?急性肠胃炎的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