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手拿iPhone拍了张照,结果……诶我头呢?
我头怎么没了?!
这是什么误入什么恐怖电影了吗?
负责拍照的老哥看着自己手机里的“树叶人”,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将照片和相机参数一起丢到了推特上,并表示:
从2007年到现在,我总共拍了大概47000张照片,还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
而大批吃瓜网友也火速赶到,短短一天在推特就有了上千热度,在Hacker News也引发了大量讨论。
真相只有一个
这位老哥先梳理了一下情况:
首先,肯定不是叶子正好掉下来挡住了人脸。
因为照片上是能依稀看到人物头部的侧面轮廓的,而且仔细看,替代掉人头的那部分完全就是一个连着枝干的树叶局部图。
而老哥最后也确定:代替了脸部的这部分叶子确实来自人物身后的背景。
那有没有可能是光线问题,或者图像被算法自动锐化造成的呢?
马上就有人跳出来反驳:
和那没关系,这很明显就是出现了图像信息的丢失或替换。
再看相机参数,又非常正常,于是就有人提出,可能是现在手机的智能拍摄背后的算法问题。
没错,就是现在很多智能手机都在用的HDR技术。
截一段iPhone的官方解释就是:
在不同的曝光条件下连续快速拍摄多张照片,然后将它们合成一张图片,以带来更多的高光和阴影细节。
而这次的“无头式”拍摄很可能出现在合成阶段,也就是像这条评论解释的一样:
深度融合(Deep Fusion)技术试图将多张照片合成修补成一张,但是失败了。
啥意思呢?假设当事人老哥在0.2秒内按下了快门,拍了大概20帧左右的图像。
在这段时间里,不管是人物还是背景中的叶子,都会产生一些移动。
本来的情况是,智能算法追踪图像中的固定主体,并“撤销”或“删除”主体在不同图像中产生的移动(也就是丢弃“异常值”),使图像尽可能对齐。
然后再通过取图像像素的中位数或平均值,把上面的图像合并,最终得到一张正常人像照。
但如果背景中的叶子在快速飘动,在每一帧图像间都产生了较大幅度的移动,那么在很多图像上的追踪效果就不会太好,很可能丢弃掉的“异常值”才是真正的图像内容。
因此,最后也就得到了一张“树叶人”照片。
对于这一猜测,很多人都表示认同。
而当事人老哥目前也没有艾特官方要说法的意思,只是将其当作一个因缺思听的小故事。
现在,他将原始图片和详细信息分享给了评论区的一位热心网友——就是这位4.5万粉的摄影师兼个人开发者,委托他帮忙调查。
目前还没有进一步结果。
“会不会手机才是对的?”
其实,虽然当事人老哥觉得这事儿闻所未闻,但评论区还是出现了不少“受害者”交流情况。
比如这位……等等你这是连头带胳膊整个上半身都没了啊!
还有痛失清晰头部的酒瓶:
评论区不少人都觉得,这些图片稍微处理一下就能拿去当超自然现象的证据了好吗!
不过一位疑似社恐的用户则留言道:
什么恐怖不恐怖的,这种每次拍照脸部就会被树叶代替的技术给我也整一个!
最后,来分享评论区的一个最高赞:
如果手机是对的,而我们才是错的呢?
参考链接:
[1]https://twitter.com/mitchcohen/status/1476351601862483968
[2]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29739235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量子位”(ID:QbitAI),作者:博雯,36氪经授权发布。
- 种草是潮流也是负累 只搜不买难改“中间人”角色?
- 工信部:一季度我国软件业务收入超2万亿元 同比增长11.6%
- 中老年群体成主力 极速版应用成下沉市场争夺焦点
- NMN可抑制老年心衰NMN受国际权威科研期刊《Nature》赞誉
- 紧急增派300名员工保供应 叮咚买菜延长配送到23点保障市民基础生活物资
- 美团闪购:商超备货量增5倍、骑手增6成 并支持商家延长营业时间
- 菜鸟:北京仓库生产线全开正加紧配送订单 打通生活物资配送通道
- 今年3月份首次试算应用后 首个顺风车碳减排团体标准全文公开
- “五一”租车自驾游受青睐 近一周以来假期租车预订量增长明显
- 提醒!新修订《机动车登记规定》5月1日起实施 助力汽车行业发展
- 湖州市德清开展红十字应急救护护航亚运活动
- 北京苏宁易购今起延长营业时间 保障民生物资供应
- 蜜雪冰城:攻守结合 知产保护走在前
- 游戏电视成为行业热点 为什么游戏电视突然火了?
- “良田”回归“粮田”织里镇推进“非粮化”整治
- 浙江省温州市公布一起侵犯著作权案
- 重庆市江津区市场监管局关于4批次不合格食品风险控制情况的通告(2022年第27号)
- 省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交办群众信访投诉问题办理情况公告(受理编号43号)
- 区块链时代,医疗行业的发展机遇有哪些?
- 武汉一家具店突然关张近百名消费者上门维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