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记者从江西省市场监管局获悉,《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市场主体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已于5月16日正式印发。该《意见》从内部、外部2个方面明确了江西省各地、各部门的数据归集职责,并拓展了信用风险分类结果运用,在4个方面实现了再次创新。
主体覆盖“全”。截至2022年4月,在江西省市场主体中,企业占28%,个体工商户占70%,农民专业合作社占2%,凸显江西实现个体工商户的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十分必要。为此,《意见》从江西实际出发,以市场监管总局制定的全国通用型企业信用风险分类指标体系框架为基础,拓展至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市场主体类型,涵盖了市场主体“全类型”,满足了监管人员实现“市场主体信用风险管理全覆盖”的期盼。
落实要求“细”。根据市场监管总局提出的有关原则性要求、指导性意见,《意见》分别对信用风险低(A类)、信用风险一般(B类)、信用风险较高(C类)、信用风险高(D类)四类市场主体的监管措施进行了明确和细化,努力让政策本身“更好用”,让监管人员“更会用”。如,市场监管总局明确对A类企业可合理降低抽查比例和频次,《意见》就相应明确要求实施包容审慎监管,以全面自治为主等内容。又如,要求对D类企业实行严格监管,有针对性地大幅提高抽查比例和频次,进一步明确要求开展专项整治时列入重点整治对象等。
贴合实际“紧”。《意见》充分吸收了近年来江西省事中事后监管领域最新改革成果,并紧跟全省深化发展和改革双“一号工程”要求,针对数字经济做优做强“一号发展工程”和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分别作出部署,提出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交通运输、文化市场、农业农村、应急管理等相关执法部门市场主体信用风险分类信息互联互通,探索推行触发式监管,在严守安全底线前提下,为数字经济市场主体留出充足的发展空间,使《意见》更接地气、更符合江西实际需要。
监管举措“实”。为实现市场主体信用风险分类管理与专业领域监管的有效结合,建立健全适用于专业领域的市场主体分级分类监管机制。《意见》明确提出,有序推动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已经建设并使用的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系统与江西省市场主体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系统对接,推动在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安全生产、消防安全、医疗卫生、生态环保、价格、统计、财政性资金使用等重点领域直接使用通用型市场主体信用风险分类结果或参考通用型市场主体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模式,构建本领域的分级分类监管机制,深化“通用+专业”融合,有效提升监管效能。
- 江西省市场主体信用监管再创新 有效提升监管效能
- 福建厦门:查获作弊电子秤16台 助力产业升级服务民生福祉
- 安徽省出台新规:禁止供电主体以电费为基数加收服务费 规范供电主体电费收取行为
- 辽宁沈阳:严防来源不明进口冷链食品流入市场 保障食品安全
- 《浙江省计量事业发展报告》发布 打造全球数字变革高地
- 广州:制定并发布四大领域诚信计量地方标准 维护市场计量公平公正
- 黑龙江哈尔滨:全面开展中、高考期间住宿业价格监管 规范其明码标价行为
- 广西:今年成功拦截并妥善处置涉疫食品52起 进口冷链食品严格执行“三个一律”
- 黑龙江大兴安岭:开展药品安全专项整治 维护人民群众用药安全
- 重庆北碚:探索产品“快检监管”新模式 快速检验筛查问题准确率达100%
- 湖南永州多措并举推进小餐饮整治 示范引领典型带动
- 湖北荆州市场监管局四项措施严管抽检不合格食品生产企业 切实防范食品生产环节安全风险
- 西安临潼区:市场监管亮“利剑”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 湖北黄石开展食品“你点我检”进校园专题活动 切实强化食品安全社会共治
- 湖北荆州多措并举推进酱腌菜专项整治 有效防范食品安全风险
- 浙江温州苍南县市场监管局保障抗疫保供食品质量安全 确保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 五粮液原党委书记邹祖贵深入宜宾国美酒业调研指导
- 南京爱尔眼科医院精彩亮相首届南京科普产业发展论坛
- 用“与你满啡”来打开Something For 的2.0版本!
- 婚俗改革理论研究课题申报指南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