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中国日报网11月1日电(记者 董静) 食材下锅,按下开关,不一会儿,灶台上便冒起腾腾热气。在浙江嘉兴海盐县雪水港村,用秸秆、树枝作燃料的柴灶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方便快捷、清洁环保的电灶。电灶靠电力驱动,既保留了农家大锅烧饭的习惯,又减少了空气污染。
据雪水港村党总支书记陈余良介绍,为满足美丽乡村建设,推动清洁能源入村入户,2019年雪水港村在浙江省率先实行“柴改电”,在不改变土灶原貌的基础上,在灶底安装电磁灶,将以柴火加热的方式变为电磁加热。
几平米的农家土灶摇身一变成了清洁电灶,别小看这个“不起眼的”工程。目前雪水港村已累计推广“柴改电”639户,减少柴火消耗约10.15吨,碳减排18.61吨。
电灶烧饭不仅少了烟尘,更加绿色清洁,也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嘉兴灶头画”得以传承。灶头画是一种与灶台紧密相关的乡土艺术,民间艺人以灶头为载体,用各色颜料在灶壁上绘制各种图案,用来装饰美化灶头,寄托美好愿望。
中国日报网外籍专家沃伦·辛格·巴特莱特正在聆听雪水港村电力驿站工作人员的介绍。
随“2022中国有约A Date with China”国际媒体主题采访团走进雪水港村的中国日报网外籍专家沃伦·辛格·巴特莱特认为,“柴改电”显然是一种更环保的做法,这样的升级既减少了碳排放,又使得灶台上流传的民间艺术得以传承,是一种很有意义的尝试。
雪水港村先行推广土灶"柴改电"项目,实现减少碳排放与传承非遗灶头画的双赢,该做法入选全国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雪水港村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打造生态宜居家园的尝试不仅局限在“柴改电”。近年来,该村持续优化村庄能源结构,大力推行分布式光伏,推进整村光伏项目建设。目前雪水港村已建成光伏装机容量16兆瓦,全年发电量约1728万千瓦时,碳减排1.66万吨。
巴西籍清华大学留学生孟泰龙正在参观喜番乐有机生态农场位于雪水港村的种植基地。
巴西籍清华大学留学生孟泰龙用“绿色”形容他眼里的雪水港村。他表示,这里的生态环境很优美,在“柴改电”等做法的助力下,雪水港村形成了更加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保护了这里的绿水青山。
- 【2022中国有约】小小灶台“暗藏玄机”,“歪果仁”都忍不住点赞
- 世界讯息:微纪录片|从问天到梦天
- 原料紧缺,成本大增,润滑油市场或迎涨价潮
- 环球速递!联通腾讯合营拟从事内容分发网络和边缘计算业务
- 环球今日讯!河南新郑通报教师网课后离世:已立案侦查
- 夜郎古酒业总裁董兵:站在分岔口上,浩荡有序再出发
- 全局思维释放成套化厨电极致势能,方太玥影套系Pro发布
- 【全球新视野】赛腾股份:拟向子公司欧帝半导体增资1.3亿元
- 机构今日买入这15股,卖出南天信息3247万元
- 当前资讯!“2022多多新匠造”行动走进“中国宫灯第一村” 拼多多助力藁城宫灯实力出圈
- 财政部:不再将航班量低于或等于4500班作为启动补贴条件
- 每日资讯:注意!中信建投将于11月22日召开股东大会
- 农业部推介!明一国际天籁牧场被评为全国典型!
- 格瑞泰全新室外式燃气热水器,打造沐浴畅享新境界
- 用轮椅要付费澳洲残疾女子爬下飞机 当事人回应
- 西贝进击“专业”儿童餐
- 被碰瓷被抹黑,民族品牌遭遇黑公关该如何应对?
- 世界微头条丨技术标准来自一线工人
- 全球观焦点:牟宗宝:活到老好事办到老
- 地平整、土肥沃 高标准农田建设助力丰产丰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