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凌晨,经过连夜施工,备受市民游客关注的北山街断桥东侧湖岸边七棵柳树补植完成,回归这一带的往日风景。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杭州因湖而生、因湖而名、因湖而兴,一部西湖的变迁史就是一部杭州城市的变迁史。
西湖是人民的西湖,如何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加美好、更有品质的西湖和城市生活?5月16日,我市召开“西湖风貌和文化保护”民意恳谈会,听取专家、媒体、市民代表对进一步做好西湖风貌和文化保护工作的意见建议。
沟通、共建共享……这些词汇,在恳谈会上出现的频率很高。
文史专家王其煌表示,西湖文化景观的改造如何与周边百姓的生活环境相协调,这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索的命题。西湖一草一木的变化都会引起百姓的高度关注,这恰恰说明了杭州百姓对西湖的热爱。但不同人对西湖文化遗产的理解不同,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加强对西湖文化遗产价值的宣传,同时还要建立一个类似“湖畔问计”的平台,在对西湖景观进行改造前,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做好与群众的沟通交流。
杭州西湖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管理中心原主任杨小茹,在西湖景区工作了30多年,是西湖综保工程和西湖申遗的亲历者。她说,西湖文化景观非常丰富,体现了人与自然的高度融合。“西湖文化景观是一个活态发展的形态,在对其进行风貌保护时,要允许围绕真实性、完整性,按照科学规律做一些改变和丰富。”杨小茹提到,千百年来,西湖的变化一直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希望在西湖的保护和管理上加强多部门协同,并一如既往地加强公众参与,做好共建共享工作。
“西湖的景观格局,是在人与自然的互动中形成的,西湖景观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地进行维护和管理。”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名誉院长包志毅,20多年来一直在研究杭州西湖景观的演变。他介绍,西湖风貌的建设、文化遗产的保护,在全国、在历史上都处于一个非常高的水平。他建议杭州进一步加强科研力量,针对西湖特有植物景观开展系统性、持续性的研究,使带有文化色彩的植物景观得到不断优化。
浙江广电集团新闻评论员舒中胜表示,西湖的保护和提升是城市有机更新的一部分,它是开放的,要充分体现百姓的智慧。
澎湃新闻副总编胡宏伟认为,民众的活力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一个重要体现。杭州在尊重民意方面有着很好的历史传统。杭州可以把西湖沿湖部分柳树移栽的事情作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一个借鉴和窗口,积淀出未来可以记忆和回味的片段。
浙江省网络作家协会副主席陆琪,结合自己的新媒体工作经验,建议政府在城市管理方面,加强对网络民情民意的重视。
民情观察员顾雅娟、田思宁,针对西湖管理者的培养等提出了相关建议:“要常常温习西湖的历史和文化,提升年轻人对西湖的认知和文化底蕴的理解,培养一批尊重自然、尊重历史文化,能肩负起保护西湖责任的西湖人。”
- 杭州召开“西湖风貌和文化保护”民意恳谈会,专家这样说
- 楼塔山好水好,康养村舍让农民富起来
- 聚焦“共同富裕·青年说”——杭州市微型党课大赛决赛侧记
- 1715米!国内最长220千伏陆地电缆在杭州敷设成功
- 国常会:乘用车购置税减征600亿元 留抵退税惠及更多行业
- 疫情之下云杉优眠智能守护睡眠 赋力高星级酒店探索自救新路径
- 紧盯“二次元” 春秋航空想要赚Z世代的钱
- 喜马拉雅:用声音的力量助推内容行业变革 IP队伍不断壮大
- 海外服装品牌频频败走中国市场 缘何频频撤退?
- 多地发放消费券激活消费大市场 拉动消费效果显著
- 后疫情时代 中振运车让交车变得更安全
- 推动大企业加强引领带动 “携手行动”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 2021年农民工总量和收入均有所增长 比上年增加691万人增长2.4%
- 深耕科研保证品质,郎酒庄园三品节表彰品质研究团队
- 39万张北京一卡通已完成升级 每名乘客可持有一张实体卡和一张手机NFC卡
- 唯品会Q1净收入252亿元 归属于唯品会股东的净收入为11亿元
- 钢铁行业碳减排面临四大挑战 应着力部署四方面工作
- 河北魏县:绿色食品品牌升级,魏小耳IP助力乡村振兴
- 江苏构建“9+2”攻坚体系 切实改善海洋生态环境质量
- 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杭州高新区(滨江)打造实践样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