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
环球简讯:乐视帝国“继承者”,造出80万的国产豪华车,人们都“疯了” 2022-07-15 21:50:31  来源:36氪

万万没想到,国产汽车居然还能卖到80万。


(资料图片)

我说的不是红旗,而是一个非常神奇的新品牌。

虽然历史总销量还不到一万台,它却敢说自己是“销售冠军”。

原来,这个“销售冠军”前面加了两个限定词。第一个限定词“50万以上”,这就把特斯拉、比亚迪和造车新势力都排除掉了。第二个限定词“纯电动车”,又过滤了带油箱的红旗轿车。

这家品牌,叫做高合。总部上海,生产基地位于江苏盐城。

虽然用户基数非常小,但高合的车主却异常活跃,活跃于各大投诉平台。

5月6日, 知名汽车博主爆料,高合行车记录仪疑似泄露隐私,身在北京的车主居然可以窥视上海汽车的所有信息。

这个瓜还没吃完,高合又上热搜榜。

近日,它收到了一份业内罕见的律师函。50名车主集体控诉,高合汽车在向当事人宣传、销售HiPhi X汽车过程中,对汽车音响、内饰和电池存在虚假宣传、构成消费欺诈……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人们不禁想问,这家车企背后到底藏了多少秘密?

54岁披甲上阵,丁磊被迫造车

高合,高合,不仅价格高不可攀,话术也高(gù)深(nòng)莫(xuán)测(xū)。

翻开高合的官网,你找不到任何硬核数据,满屏都是P图海报,以及“生态”、“梦想”、“创造”、“颠覆”、“改变世界”等虚词。

当“蔚小理”在发布会上比拼技术实力的时候,高合却一直在念排比句小作文,初听起来,确实很酷很牛皮。

等等,这不是以前乐视汽车的套路和风格吗?

我突然想起了贾跃亭挂在嘴边的词语,“为梦想窒息”、“生态化反”、“三大颠覆”……

关于这两家公司的渊源,还得从乐视前高管、高合创始人丁磊说起。

1984年,丁磊还在复旦大学物理系读本科时,中德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署了上海大众的合资项目,中国汽车工业迎来了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当时,1100万人口的上海只有3座公共加油站,桑塔纳的装配车间,是两座濒于倒塌的、博物馆级的破厂房,而且还跟老上海牌轿车的装配挤在一起。

看着这一片荒漠,从德国派过来的大众高管“有那么一刻停止呼吸,脑子一片空白”

1988年,丁磊硕士毕业,进入上汽大众担任一名质量保证部工程师,成为了中国合资时代的第一批汽车人。

这一呆就是23年,并一路升至上汽通用总经理、上汽集团副总裁,见证了中国汽车工业从1到100,又从弱到强的整个过程。

2011年,丁磊又完成了从汽车人到从政者的重要跨越。从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党组副书记做到上海浦东新区副区长,是引进特斯拉项目的主导者。

四年的政务生涯中,丁磊看到了新能源、大数据、现代通讯和人工智能对传统汽车制造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冲击、裂变、解构、重组。

作为老一代汽车人,丁磊大受震撼。他不想错过即将到来的百年大变局。

2015年,丁磊卸掉令旁人钦羡无比的体制内身份,下海加盟了如日中天的乐视,任乐视汽车联合创始人,中国及亚太CEO,站在贾跃亭的背后,一起为梦想窒息。

不久,他们就真的造出了乐视超级汽车LeSEE,一款由阿斯顿马丁代工,科技感十足的概念车。

在发布会上,贾跃亭请了唐嫣、孙红雷等一大帮明星为他站台。说道动情处还难以自已,泪洒现场。

“很少有人了解他背后所经历的坎坷、风波甚至磨难。虽然还不是量产车,但我们承诺量产的日子不会太远。我们希望通过乐视的努力,可能让中国的汽车产业第一次站在世界汽车工业的最前沿……”

后来的故事,众所周知,贾跃亭出现了流动性危机。丁磊赶在乐视帝国崩分离析的前一夜退出,贾跃亭则背负“老赖”的罪名远赴美国。

2017年,仍怀汽车梦的丁磊,被迫披甲上阵,成立华人运通,并创建纯电品牌高合Hiphi。

这个时候,丁磊已经54岁,一个非常夸张的创业年纪。

继乐视汽车遗志

乐视还活着,但它已经死了。

迄今为止,乐视仍有400多名员工没有离职,他们在北京的办公室里过着没有老板的神仙日子,贾跃亭的债务丝毫没有影响到他们的稳定工资。

但所有人都知道,乐视再也回不去了,乐视汽车开启了新的汽车时代后,就已经落幕了。

乐视死了,但它又活着。因为高合承接了乐视的汽车梦想,并走向正轨。

其首款车型高合HiPhi X于2021年5月开启交付,至今累计销售6272辆;第二款量产车型高合HiPhi Z也于近日开启预售,售价60-80万。

某种程度上,高合HiPhi X就像是FF没造出来的车。

高合HiPhi X与PPT上的FF91在外形上就高度雷同,车辆均取消门把手,开门从B柱按钮感应开关,同时钢铝车身、空气悬架、内饰布局上双方都极为相似。

难怪有网友调侃,所谓高合,就是与“FF91”高度融合。

不同的是,贾跃亭FF91在美国量产后的售价高达200万元,而高合HiPhi X的售价便宜很多,“只”需要57-80万元。

即便如此,高合也已是国产车的价格天花板了。

在成都的新车发布现场,丁磊兴奋地表示,80万以上的豪华阵营第一次正式有了中国品牌的身影,打破了半个世纪以来国外豪华品牌的垄断。

此外,互联网出身的贾跃亭对汽车公司的定位是科技驱动的生态公司,他将汽车作为“第三互联网生活空间”。这也是当前新造车势力的一致愿景。

而丁磊的视角不太一样。

在接受央视《对话》节目采访时,丁磊说,“我不认为我是简单的做汽车或新能源智能汽车,我更多的是即通过智能汽车、智捷交通作为节点构建一个智慧城市,来改善人类的未来出行。”

什么意思呢?

简单讲,就是通过智能汽车、智捷交通作为节点构建一个智慧城市,衔接互联网、物联网和能源网,真正实现车、路、城的互通。背后,是“修路”和“筑城”等宏大命题。

所以,外界除了看到高合推出汽车之外,也能看到华人运通承办工信部信通院的V2X工作大会,并参与车路协同相关标准的编写。

高合一直在向一个远比汽车本身更伟大的目标奔跑。

离群索居者,不是野兽,便是神灵。

频繁掉点,高合是不是该冷静一下

梦想是伟大的,但现实是骨感的。

高合HiPhi X自推出以来,就长期被一个质疑笼罩,“这么贵的车,真的有冤大头会买么?”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上市一年多,高合HiPhi X销量仅6000多辆,月均不超过500辆。其第二款辆车产,又一次将价格定在了60-80万的区间内。

更为糟心的是,近期的高合汽车,开始频繁掉点。

今年5月,知名汽车博主“李老鼠”发文称,点击高合HiPhi X的行车记录仪后台,通过其中的一个联网按钮,可以显示其他同款车型的车友以及距离自己的位置;而当点击其中一个车友的图标后,车辆会直接显示对方的行车记录仪视角。

这意味着高合车主可以实时“监控”到列表中全国其他车友。

对此,高合汽车解释称,该功能属于车队出行,是车路协同系统的组成部分,出厂时默认关闭,用户需要在车辆上电后进行二次确认开启,此功能不存在泄露用户隐私。

可随意切换其他车主行车记录仪视角,怎么可能没有泄露隐私呢?

面对舆论的狂轰乱炸,高合汽车现已将“车车互联”功能关闭,称正在按照国家最新法律的要求更新。

车路协同是丁磊变革未来出行的伟大目标,但在实现的过程中,如何保护用户隐私是高合乃至整个汽车行业都应谨慎对待的命题,消费者不该成为科技进步的小白鼠。

“泄漏隐私”事件一波未平,高合又陷入了“虚假宣传”的维权舆论。

近来,有50名高合HiPhi X车主委托律所起草了一份律师函,称高合汽车存在虚假宣传、构成消费欺诈,所列“罪名”有三:

1)高合 HiPhi X 汽车在宣传销售过程中,称其音响是 "Meridian 英国之宝品牌音响 ",但拆解后才发现,音响并非英国之宝,而是国产上声品牌音响;

2)对外宣传采用了 " 半苯胺内饰 ",但仅座椅部分的皮革是半苯胺真皮,门板、中控等其他地方均系人造革;

3)宣传销售高合 HiPhi X 时,对外宣传电池电量为 97 度电,然而车主在拆开汽车后发现电量仅仅为 94.3 度电;

其实,从技术角度看,电池容量并不是固定数值,随着车辆使用会持续衰减,通常容量衰减至80%以下就会被定义为失效。同时,不同温度下,电池容量也会有变化。车主测量的94.3度与产品标注的97度容量,差距不大,属合理范围。

至于宣传称半苯胺内饰但实际半苯胺真皮仅覆盖座椅,确实可归咎为理解误差。真正可称为欺诈的,只有音响贴牌。

但是高合的官方回复,均将矛头指向了部分用户对产品的理解偏差。如此回应,换来的只是舆论更猛烈的讨伐,“卖着最贵的车,赚着不明不白的钱。”

如果说“泄漏隐私”事件只是高合对车路协同功能操之过急,“虚假宣传”事件则是对用户赤裸裸的漠视。

2018年,蔚来汽车在面对用户长途出行里程焦虑时,不惜下血本推出“奶妈车”服务,既用燃油车带着超大充电宝千里迢迢为没电的用户充电。

反观高合,对用户情绪的无视,在新造车势力中也是极为罕见的。

显然,高合虽然是乐视梦想的延续,但作为“汽车产业领袖级人物”,丁磊的人生际遇里,其实是缺乏互联网的服务思维,这在愈演愈烈的智能汽车竞争中,是极为不利的。

作为企业家,不仅要胸有沟壑纵横,也要能看到柴米油盐。

此前,乐视的失败被很多人归咎为,步子太大扯到蛋了。如今高合的步子,似乎也迈大了。

红利体验卡即将到期

价格最高飙至80万,高合卖的不是出行需求,是出行体验。

然而体验是一个无法衡量的变量。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的产品给不同的人带来的体验完全不同;而即便是同一个产品、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节点也有完全不同的体验。

爱尝鲜的人,愿意支付夸张的价格买一辆高合HiPhi X,但当新鲜感过后,他们也会衡量,这样的体验究竟值不值80万?

答案或许是否定的。

抛开维权事件,在高合APP中,反映人机互动、智能驾驶效果不佳,自动泊车经常失败的车主随处可见。

这意味着,在用众多黑科技撑起豪华后,高合并没有在体验及服务上,满足消费者对于豪华智能电动车的预期。

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

目前高合是国产车价格天花板,80万级别的国产智能电动汽车只此一家,但这一现状即将被改变。

亚迪将腾势定位在30—80万元,全新的豪华品牌价格区间更是80-150万元,同时一汽红旗、上汽智己、长城沙龙都将目光放在50万以上的豪车市场。

这些车型无一例外的将核心竞争力聚焦在了自动驾驶、智能座舱、人机互动等方面。未来豪车市场,雷同车型将层出不穷。

一旦超豪华智能电动车市场的红利体验卡到期,髙合又该拿什么,在茫茫竞争者中稳住自身国产车价格天花板的位置?

此外,要实现智能城市领路人的伟大目标,仅靠小众的豪华车市场是远远不够的,高合必须在大众的平价车市场还要有一定话语权。

这意味着,高合必须要做价格下沉。但与2017年特斯拉通过价格下沉收割市场不同,摆在髙合前路的不再是大片智能汽车空白市场,而是过度拥挤的品牌战争。

在2021年底的广州车展上,一个明显的信号是:无智能、不汽车。长城沙龙更是直接喊出“低于4颗激光雷达的汽车,不要说话”的宣传口号。

当前,智能汽车早已陷入了疯狂堆料的白刃战中,不卷死对手,就卷死自己。体验与服务不占优势的高合,又该拿什么杀入这一更加残酷的市场?

近日,丁磊已明确表示高合的第三款车型将会下探到30-50万元中高端区间。届时,市场对高合的检验,或许才刚刚开始。

关键词: 智能汽车 虚假宣传 乐视汽车

相关阅读:
热点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