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段时间总有小伙伴问小编成都青年人才政策推介走进第二十届“海科会”是什么,小编为此在网上搜寻了一些有关于成都青年人才政策推介走进第二十届“海科会”的知识送给大家,希望能解答各位小伙伴的疑惑。
12月11日,第二十届中国西部海外高新科技人才洽谈会(以下简称“海科会”)全球青年学者论坛在成都举行。活动中,成都市对青年人才政策进行推介。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年来,成都持续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将人才需求与城市战略、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迭代升级成都人才新政“1.0”“2.0”“3.0”版,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生态。仅2021年就新增青年人才近60万人,连续四年荣获“中国最佳引才城市”奖。
在构建人才引育共同体方面,成都建立校院企地人才工作协同发展联席机制,推动政策叠加、项目衔接、平台共建、活动联办、服务共享。支持高校聚焦重点产业链调整学科,给予最高2000万元补贴;支持企事业单位引进两院院士等顶尖人才,给予最高500万元奖励,为创新平台聚合力、添动能。
同时,成都也在着力引聚青年科技人才:推动博士、博士后人才创新发展,对进入“两站一基地”的博士后给予最高66万元资助,其中入选博新计划支持项目的,两年还可额外获得最高80万元资助,出站留在成都的再给予10万元奖励。对企业、科研院所新引进的博士给予10万元生活补贴,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
在支持人才创新创业上,成都实施“蓉漂计划”“产业建圈强链人才计划”,“一事一议”支持顶尖科技创新团队来成都发展,给予个人最高300万元、团队最高1000万元资助。推出“科创贷”“人才贷”“研发贷”“成果贷”科技金融组合产品,帮助2695家科技企业获得202亿元支持,为科技创新人才增底气、添羽翼。我们精心优化人才价值生态。
同时,省人社厅对四川省博士后2023年招录信息进行介绍。据悉,共189家博士后设站单位发布博士后岗位3110个,平均薪资为25万—30万元/年,最高达到500万元/年。本次发布博士后岗位信息汇集了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东方电气集团等一大批国内“双一流”高校、顶尖科研机构和知名企业。其中,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10家,需要博士后2615名,占需求总量的84%;工作站34家,需要博士后262名,占需求总量的9%;创新实践基地45家,需要博士后233名,占需求总量的7%。
相关新闻
第二十届“海科会”达成签约项目190个 签约金额538.5亿元
本报讯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杨升涛) 达成签约项目190个、签约金额538.5亿元、促成来自47个国家的1005名海外人才来川发展……12月11日,第二十届中国西部海外高新科技人才洽谈会(以下简称“海科会”)海外人才及项目引进签约仪式在成都举行。
据了解,经过前期各方对接,本届“海科会”促成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韩国、澳大利亚、南非等47个国家的1005名海外人才与四川省内345家用人单位签订引才协议,涵盖电子信息、先进材料、装备制造、食品饮料、能源化工、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领域。其中,硕博士886人,占88%;来川创业或者是全职工作的是877人,占87%;到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工作551人,占55%;到企业377人,占38%。
经过前期发布项目需求信息、组织开展项目洽谈、召开专场对接活动,本届“海科会”达成签约项目190个、较上届增长15%,签约金额538.5亿元,较上届增长163%。同时,中欧红豆杉产业联盟、四川省人工影响天气无人机基地等多个创新平台,也在大会期间成立授牌。
来源:红星网
- 成都青年人才政策推介走进第二十届“海科会”
- 【世界快播报】全国首台国产机器人膝关节置换术在成都成功完成
- 湖湘自然历丨冬日飞羽⑤恋爱时故意“扮丑”,是有多傲娇
- 砂糖橘是什么梗?炫点砂糖橘是什么意思?
- 打保龄球技巧和姿势 打保龄球的技巧有什么?保龄球的入门技巧
- 嫦娥4号什么时候发射的(未来10年嫦娥飞船将登月3次!去做什么?中国开启了探月新篇章)
- 统计:韩国2021年30岁以下赠与税纳税人同比翻番
- 每日视讯:12月12日盘前重要产业新闻
- 世界新消息丨李连杰的老婆(李连杰两任妻子都已过花甲之年,利智依然性感,黄秋燕越老越优雅)
- 环球新资讯:信维通信:公司与北美大客户的合作一切正常
- 今日报丨中信建投:汽车板块预期已向上修复 后续应紧盯景气拐点
- 天天最新:逾30只消费主题基金“回血”超20% 公募瞄准后疫情时代投资机遇
- 如何开通国际漫游?国际漫游怎么开通?国际漫游开通方法
- 黎巴嫩在哪里?黎巴嫩属于哪个洲?
- 世界上最大的蝌蚪是什么?奇异多指节蟾百科介绍
- 世界第五大洋是什么?关于世界第五大洋的介绍
- 李世民简介 李世民与武则天什么关系?
- 世界快资讯丨前10月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21万个 开工率为101.7%
- 全球观察:西气东输主力气源地天然气日产量突破1亿立方米
- 助企纾困加力 多地落实落细系列税费支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