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其发展水平决定着整个产业链的综合竞争力。一直以来,如何提升制造业的科技创新水平,备受业内外关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这些表述对把握新时代科技自立自强与制造业发展的有机联系,具有鲜明导向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制造业规模稳步增长,结构持续优化,配套日臻完善。数据显示,我国2021年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7.4%,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占全球制造业比重近1/3。但也要清醒看到,当前我国制造产品附加值不高、拥有自主品牌不多、产品质量不高等问题较明显,在全球制造业中呈现大而不强、全而不优、创新能力不够强的状况。对此,须把握好科技创新的关键抓手,筑牢大国制造的坚实根基,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打造“高端技术+高端制造”的创新生态,助力制造强国建设。
制造业的核心在于创新。进一步以科技创新赋能制造业,应从核心技术攻关、创新体系完善、创新生态构建等方面协同发力。
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有序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须加强顶层设计和前瞻部署,瞄准战略必争领域和前沿方向,打破各种壁垒,构建关键核心技术集中攻坚平台。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完善共性基础技术供给体系。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参与基础研究,增强企业的基础研究能力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创新突破。着力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推动关键核心技术自有化,带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产业链跃升,增强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优化创新发展环境。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等多方联动、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形成多方合作、相互协同的良好创新环境。聚焦国家需求,加大制造业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投入,建立对研究所、高校等科研机构长期稳定的支持机制。建立科技创新容错、纠错机制,鼓励科研人员在基础科学探索、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攻关等方面敢拼敢闯。优化科技创新的法治保障,加强科技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有效破除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障碍,营造开放、透明、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成果在制造业领域的转化与应用,进一步激发技术创新发展活力。
还要构建开放创新生态,汇聚各方资源。应实施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鼓励各国加强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在开放合作中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基础设施,有序推进国际科创中心、区域科创中心的建设,优化新型基础设施布局,打造顶尖的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形成共建共享、集约高效的基础设施体系。统筹推进科技创新联盟建设,汇聚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及社会组织等多方资源,深化科技创新交流合作,加强科技创新成果共享,形成联盟内各单位、各组织深度合作、共同发展的新局面。着力打造有利于科技创新要素融通汇聚、科技创新成果共享的新生态、新格局。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 刘虎沉)
- 当前播报:刘虎沉:实现制造业从零到一创新突破
- 接访手记|“你办我的案子,我心里踏实”
- 每日短讯:江苏无锡新吴:“不起诉+司法救助”挽救破碎家庭
- 环球微速讯:蓝定格|检察帮“盲”
- 热门:天舟五号任务组织全区合练 具备发射条件
- 每日简讯:让“互联网之光”点亮生活——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侧记
- 【环球速看料】交个朋友真的离不开罗永浩吗
- 即时看!数字营销卷得再狠,「阿琉克斯之踵」不能忽视
- 天天快报!医疗健康行业投资与退出趋势 | 2022年中报告第二期
- 世界今亮点!双十一的“人间清醒”:挣2万工资吃3元外卖,月薪4000元“抠”出一套首付
- 世界速读:企业服务不相信“超级APP”
- 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李文祥、李婷婷父女:一粒米 一生情 一方人
- 上交所对香江控股予以处分
- 世界滚动:新晨科技:蒋琳华累计减持股份比例已达到1%
- 信维通信:射频前端是公司的业务布局之一 目前这块业务收入规模较小
- 厦门思泰克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1月18日首发上会
- 当前观察:新光光电:三项费用增加导致业绩未达预期 将提升产品研发能力、市场开拓力度
- 顺友物流完成千万融资,子公司鲸鸟持续发力
- 南京动物园直播筹款 尊重和保护动物是初心
- 中德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成功举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