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央视网消息:今天(11月17日)航天员出舱作业,是空间站配置的大小两个机械臂首次级联之后的实际应用,为航天员顺利出舱“一展身手”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我们也通过演播室的演示画面来详细了解一下。
资料图
空间站配置的大小两个机械臂,分工各有侧重,又相互配合。 空间站核心舱机械臂,我们把它称为大机械臂,是我国首个可长期在太空轨道运行的机械臂,由两根臂杆组成,对应着人体的大臂和小臂,两根臂杆的展开长度可达10.2米。像人的手臂一样,它具有七自由度的活动能力,通过旋转结构,能够实现自身前后左右任意角度与位置的抓取和操作。
问天实验舱的气闸舱外还携带有一套5米长的小机械臂。相比于核心舱配备的大机械臂,小机械臂的位置精度是大臂的5倍,姿态精度是大臂的2倍,是一型更灵巧、更精准的机械臂。主要用于支持航天员出舱活动、舱外状态检查、舱外货物转移及安装、舱外维护维修、载荷照料、光学设施维护等6项应用任务。
大小机械臂除了单独使用,还能通过级联装置联合,也就是小机械臂可被大机械臂抓取形成组合臂,将大臂的长度长、负载大和小臂的灵巧、精准的优点结合起来,组合机械臂长达15米,作业范围足以覆盖空间站三个主体舱段范围。您现在看到的就是大小机械臂级联的过程。这套组合臂能够在中国空间站组合体天和、问天、梦天三舱之间爬行,犹如一个在太空中行走的“机甲战士”。在空间站搭载的科学实验载荷,可以通过机械臂精准“投送”到对应的标准载荷接口位置,实现“即插即用”,不再需要航天员出舱进行操作。此外,大小机械臂还带有视觉系统,你可以理解为机械臂的“眼睛”。通过这双“眼睛”,机械臂不仅可以协同开展舱外操作和巡检任务,还能完成互巡互检的自身维护工作,有效提高了机械臂系统的可靠性。
此次神十四航天员出舱,大小机械臂也是首次“合体”配合作业,将航天员送达空间站组合体的任意一个位置,从而满足出舱各项任务的需求。此前,在神舟十四号航天员第二次出舱的时候,大小机械臂已经完成级联测试,为机械臂组合体开展舱外工作进行了充分验证。
- 全球报道:180秒动画演示空间站大小机械臂“合体” 配合作业
- 创世投资再启投资新篇章
- 一贯钱相当于现在多少钱?古代一贯钱什么概念?
- 北粮南运迎旺季 铁路多措并举保畅通
- 当前热点-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完成第三次出舱全部任务
- 热点评!国家安全部原党委委员刘彦平受贿案一审开庭
- 蔬菜为什么这么贵?2022年蔬菜价格为什么这么贵?
- 集合竞价技巧是什么?股票集合竞价买入技巧有哪些?
- 谷歌学术怎么下载? 怎么下载谷歌学术上的文献?
- 环球热点!中信证券:公开发行不超600亿元公司债券获证监会同意注册批复
- 2021年商业健康险提供保险保障2110.98万亿元,覆盖7亿以上人群
- 汤姆猫:密切关注AIGC的发展 以输出内容的品质为第一标准
- 焦点热文:网易云音乐第三季度净收入24亿元增超2成 毛利率连续4个季度提升
- 旭辉控股获MSCI上调ESG评级至A级
- 当前通讯!今日更新 房企9月拿地显著回升 热点城市土地供应明显增加
- 祝我生日快乐歌词(今天我生日)
- 网易Q3财报:网易严选全渠道稳健增长 提品质促消费助实体经济发展
- 江苏多地秋景如画醉人心 人间美颜迷人眼
- 【天天报资讯】南北方“观鸟”搜索热度上升 福建明溪生态旅游发展迅猛
- 环球快看点丨冬季露营热度不减 移动储能设备让户外活动更舒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