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最近有些粉丝朋友让我谈谈关于疫情的看法,说实话这并不是我的专业范围,如果让我从专业角度谈,并不严谨。关于新冠疫情最专业的应该是疾控、流行病、呼吸专业的专业人士来谈,才更加专业可靠。就像谈高血压,最好还是心内科高血压方向的医务工作者来谈,才更专业一样。
回复网友关切
但是,我今天想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说说我自己的感受。疫情三年,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遭遇。我相信,现阶段很难有一个防疫方法,能让所有人都满意。如果大家有生活感受,会感受到身边的不同人,对于防疫都有一个自己的认识,也真可以说是千人千面。那么,既然意见不一致,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三年来,我国一直在根据病毒传播变异特征和国内外疫情形势迭代更新防控方案,因时因势优化完善防控措施,实施精准防控。这是应对新冠病毒最好的解决方式。说到这里,我想给大家说一个我们心脏病领域的例子。
继续注意戴口罩,继续注意手卫生
在我们心脏内科领域,有一类病叫冠心病,它可以说是夺人性命的第一杀手。冠心病简单说,其实就是人类心脏血管(冠状动脉)狭窄和闭塞造成的一种可以让人一下子猝死的疾病,很多名人就死于这个病。其实,这个病发生后是否会一下子猝死,很重要的一点取决于血管闭塞的突然程度。比如说,如果一个人的心脏血管突然一下子闭塞了,这种情况被称之为急性闭塞,因为缺少“预适应”和“侧支循环”,这种患者多数九死一生,死亡率极高。大家看到的很多猝死案例,就是因为心脏血管急性闭塞导致的。与之对应的是“慢性闭塞”病变,这种病变进展缓慢,血管的闭塞是慢慢发生的,往往这种患者因为有了“预适应”和“侧支循环”,患者往往不会突然猝死,很多时候也就能够有更多的获救机会。
天下万事万物,大道理都是相通的。大家再看看现在我们身边的形势是不是也有类似的地方,国家和政府一直都在落地一些新的科学防疫政策,比如说科学防疫二十条优化措施等一系列举措,就是朝着更好的方向在努力。同时现在这种逐渐摸索的过程是不是更加稳妥?比一下子什么都不管就放开了会更好?我想有生活阅历的人都能有自己的判断。
最后,我还想说一点我个人的认识,我个人觉得对于新冠疫情的防控,走到这个时间点,我们国家已经是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大家想想疫情之初,如果不是这种防疫力度和措施,疫情带来的损伤可能会更大,会更危险。到现在,我们熬到了新冠病毒的毒力大幅度减低,这难道不是胜利吗?我自己认为这已经是巨大胜利了。您说呢?
- 世界资讯:关于疫情,科学防疫更稳妥
- AMC、信托及六家银行入局 融创董家渡项目为何抢手
- 每日快播:全国交通安全日:“文明守法 平安回家” 各地倡导群众安全出行
- 全球视点!“北漂奶奶”返乡创业 高原上养蚯蚓“引”富路
- 每日资讯:新疆兵团退休老人19年坚守沙漠边缘植绿2100余亩
- 天天速读:台湾茶人跨海续茶缘:以“艺”求“融”
- 道中华丨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中华诗歌怎样塑造了中国人共同的文化性格?
- 天天热门:迪安诊断入主IVD产品代理商
- 乌克兰外长:乌驻外使领馆等机构已发生17起收到恐吓信事件
- 观天下!阿媒文章:中国在非洲影响力正超过美国
- 全球热推荐:海外网评:法国警告“西方分裂”,贸易争端加剧美欧撕裂
- 热点聚焦:外媒:中国航天员“天宫”会师创造历史
- 世界最新:帮特殊群体兜住底 疫情防控就有持续优化的底气
- 【全球聚看点】A股三大指数两涨一跌 纺织服饰行业领涨 有机构称后市大概率震荡向上
- 世界报道:深交所制定上市公司提质三年行动落实方案 八方面工作夯实深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基础
- 【天天播资讯】ST曙光回复监管函:公司股价异常上涨并无业务支撑的直接基础
- 格力地产:拟购买珠海免税集团100%股权
- 歌尔股份下调2022年度业绩预告
- 药品网售新规正式施行:8成用户希望获得药物使用指导,超9成用户关注药盒展示问题
- 速看:阿里云李中雨:需求逐步涌现,产业加速成长,元宇宙加速器正式发布 | WISE2022 新经济之王大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