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近年来,吉林省大力推进秸秆粉碎还田等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实施“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并积极建设生物质发电项目,农作物秸秆已然成为“香饽饽”。
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用上了煤气罐、天然气、电磁炉等,农村传统的生火做饭对秸秆的使用量明显变少。秸秆该如何处理,成为一个难题。秸秆露天焚烧不仅会造成大气污染,还可能影响交通安全。为此,不少地方每到秋收时就加大禁止秸秆露天焚烧工作力度,取得了一定成效。不过,仍有部分农民为了省事而偷偷露天焚烧秸秆,由于燃烧点分散、时间不固定,相关监督和治理存在一定难度。
杜绝秸秆露天焚烧,关键在于给秸秆找到“用武之地”,体现出其应有价值。推进秸秆粉碎还田、将秸秆变成饲料资源、利用秸秆进行生物质发电等,正是变废为宝的有益探索。人们常讲,“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废物”变“宝物”、劣势变优势,需要将相关资源放在对的地方,需要正确看待资源、正确利用资源。从有关实践看,完成这一转变涉及观念更新、条件配套、利益权衡等多方面问题。
提高站位,全方位认识各类资源。拿秸秆来说,在人类发展史的大多数时间,它都是生产与生活的重要燃料,只是在近些年因为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条件改善才“地位沦落”。秸秆露天焚烧虽方便了个别农民,却有很多弊端,不仅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还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资源。大多数农民也懂得这个道理,可是找不到更好处理办法,内心也很无奈。这恰恰反映出资源利用需要条件配套的问题。
创造条件,拿出处理难题的切实举措。其实,在秸秆粉碎还田方面,早些年也有人设想过,但是秸秆怎样粉碎、怎么深翻土地,怎样才能保证粉碎后更好腐化而不至于产生副作用,需要作出探索,也需要一定的硬件支撑。近些年,生态文明理念日渐深入人心,特别是秸秆粉碎深翻机、秸秆打捆机等农用机械的研制与推广,生物质发电等技术的研发与完善取得积极进展,为进一步做好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尽管如此,当前秸秆还田技术仍不完善、离田收储成本高、产业化开发不够等问题,需要在下一步实践中得到更好解决。
秸秆既可以粉碎还田肥沃土壤,又可以作为资源出售。采用哪种利用方式,从某种程度上取决于秸秆还田等保护性耕作补贴水平、秸秆离田与收储成本、秸秆资源化利用收益等因素。因此,在实际运行中,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加强政策引导。
总之,目前一些地方和单位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方面已做出有益探索,值得肯定和鼓励。同时,秸秆高值化利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特别是如何更好兼顾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
- 加强秸秆利用的政策引导
- 全球快资讯丨海南省东方市做强主导产业——临港经济向海而兴
- 全球今日讯!玻利维亚前总统埃沃·莫拉莱斯:中国与世界分享现代化成果
- 天天观热点:外交部:美滥用武力散布虚假信息在世界搅局
- 【国际漫评】“你不要过去啊!”
- 天天观点:谁在为“nabi”买单?
- 今日热议:北京将定期公布合格核酸检测机构名单
- “不老”概念点燃市场,NMN强势崛起
- 环球热点评!蔚来荷兰首座换电站于蒂尔堡正式上线
- 欣旺达:控股子公司将向沃尔沃汽车供应电池电芯产品
- 【环球快播报】曹中铭:监管应高度警惕科创板“问题”公司 及时清除市场害虫
- 每日视讯:上海市金融学会秘书处处长陆屹:金融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要着重服务国家战略和重点领域、重点行业
- 观点:人民币汇率一周内上涨逾1800点!发生了什么?
- 湖湘自然历丨草蕈常珍⑰蘑菇界的“白月光”
- 许家印的2022:每一次现身都在忙啥?
- 各大快递发力航空货运 多维度提升服务“硬实力”
- 全球简讯:【成语漫话世界】劣迹斑斑
- 全球简讯:报告显示2021年美国涉枪死亡率达30年来最高水平
- 【澜湄印象】跨越山水 | 家
- 观天下!中国空间站从这里诞生Vol.2丨为啥1+1=1?今日视频告诉你,中国空间站有多牛!中国航天人有多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