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生态保护红线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是新时期新形势下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12月8日,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期间,中方在会场内的“中国角”举办了以“生态保护红线”为主题的边会,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提供了一份中国方案。
本次COP15第二阶段会议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制定《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与会各方一致认为,2030年要扭转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局面,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目前,世界上保护栖息地的通常做法是建立保护区。这要求对一些物种栖息关键分布区进行严格管理,区域内禁止人类各种活动,这无疑会对人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如何在满足居民基本需求的情况下,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需要政策工具和手段。
中国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崔书红介绍说,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在生态保护探索过程中,创造性地提出了生态保护红线制度。
生态保护红线的核心之一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分布的关键区域的同时,使区域内居民的基本生产生活得到保障。也就是说,通过政策制度的实施,一边遏制区域内出现新增的对生态环境有重大破坏的人类活动,诸如开厂、开矿等工业化活动,一边保持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维持原状,同时通过转变生产方式,实现绿色转型,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崔书红表示,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可以兼顾发展和保护,这是我国为世界提供的一个有效的管理工具和政策手段。现在,在很多国际场合,希望中国把生态红线划定技术方法通过培训在其他国家,特别是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推广和应用的呼声越来越多。
“中国角”已于当地时间7日开启,计划在会期内举办26场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边会活动。
崔书红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表示,“中国角”打开了一扇窗,可以让世界了解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一些好的做法,中国愿意跟大家分享经验。(总台记者 张森 赵淼 张颖哲)
- 当前热讯:“生态保护红线”制度为生物多样性大会提供中国方案
- 划重点、促发展——湖南15个重点帮扶县迎来发展新机遇
- 热血双12,新日K5 3.0引爆年终狂欢Go
- 【全球时快讯】捷龙三号首飞成功!这次海上发射 有何特殊之处?
- “科创+金融” 长三角在试什么?
- 微头条丨走进“神奇的古物仓库“
- 厦门象屿:拟公开发行不超30亿元公司债
- 环球新动态:华利集团:拟4.39亿元收购英雄心100%股权 尽快获越南永川年产约1000万双运动鞋产能
- 天天新消息丨闵行人工智能投资论坛热议AI赋能实体产业
- 环球快播:上汽集团:1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57.91%
- 现购现发!京东健康、京东物流、康华生物三方联手保障新冠抗原检测试剂供应
- 天天热消息:成都龙泉山三号观景平台及其周边封闭施工
- 2022年12月成都高新中演大剧院只此青绿演出时间+门票
- 【环球时快讯】什么是个人养老金?
- 环球快播:全球连线|巴勒斯坦官员:期待中阿峰会成为新的里程碑
- 全球新动态:漫评|展现“中国元素”,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 沙媒:沙特电动汽车看好中国市场
- 俄罗斯博主点赞中国抗疫:政府保护了老百姓,充分体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 浙江企业包机东京参展 外商来华也明显增多
- 今头条!40家湘企入选全国放心粮油示范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