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不变。只要笃定信心、稳中求进,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的既定目标。”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且长期向好,这是我国经济的基本面,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和优势。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风险挑战,但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随着中国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不仅会促进中国自身发展,也将惠及国际社会,为世界经济复苏增添动力。对此,我们要笃定信心,保持定力,专心致志地做好自己的事情。
自信来源于长期向好形势。无论是从近三年,还是从2023年元旦假期来看,都集中展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韧性与活力。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中国经济经受住了各种极端考验,在短时间内走出了正向发展趋势。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百万亿元大关,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接近115万亿元,占全球经济比重达到18.5%,2022年预期可超过120万亿元。由此说明,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依然保持着强劲势头,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且长期向好的判断是正确的。2023年元旦,全国交通、餐饮、娱乐、旅游、生活服务等行业逐步回暖,久违城市“烟火气”再次回归,为即将到来的春节注入了新的动力活力。据悉,预计今年春运客流总量超20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99.5%,可望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的七成。无论是从国际社会的反应,还是从国内消费市场的情况来看,都对中国经济发展投下了信心票。
自信来源于巨大回旋空间。中国经济发展的区域性和差异性,为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回旋空间,注入了巨大潜力。从东部沿海来看,经济发展快速,产业发展生机勃勃,迈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履,在技术创新引领带动下,展示出了强劲发展动力。从中西部地区来看,自身具有先天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在承接东部成熟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发展水平等方面,具有互补性,由此形成了由东至西、由城市至乡村的梯度发展格局。“沿海地区踊跃创新,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东北振兴蓄势待发,边疆地区兴边富民。”这就是生机勃勃的中国。各地立足自身资源优势迈出发展步履,实现错位发展,又彼此配合、互为补充,在产业链和供应链方面形成一个发展整体。从中西部地区吸引外资情况来看,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与吸收外资增速多年高于东部地区,为扩大内需、民营企业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乡村振兴、国际合作等拓展了更加广阔的空间。这些都是中国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发展的底气与自信。
自信来源于持续对外开放。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开放大门要越开越大,让更多外资进得来。2023年1月1日,《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2年版)》正式生效施行,总条目1474条,与2020年版相比,增加239条、修改167条。鼓励目录越来越长,负面清单越来越短。近年来,我国持续降低外资准入门槛,全国和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已分别缩减至31条和27条,形成了制造业基本开放、农业服务业稳步持续开放的格局。去年前11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560.9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9.9%;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8.34万亿元,同比增长8.6%。我国已经连续3年清理了与外商投资法不符的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推动了500多份文件的立改废。外资的逆势增长,不仅说明中国经济具有巨大的潜力动力,而且进一步增强了我们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自信。(李萍)
- 当前播报:【地评线】飞天网评:为中国经济发展投下“信心票”
- 2023北京门头沟公租房咨询电话多少?
- “网赚”APP之死
- 那些“春节快递服务不打折”的声音,可以歇歇了
- 2022年盘点:明星带货,真的赚到钱了吗?
- 今日最新!寒潮预警升级为黄色!中国气象局启动三级应急响应!
- 央视“走进国家电网”专访辛保安董事长
- 今日精选:两项全球第一!为11亿人提供服务!这家公司,透露2023年最新计划!
- 全球快报:澳门乐团演出迎新春音乐会
- 【全球新视野】《长征之歌》第一集《让长征文物活起来》速览版
- 中信证券业绩快报:2022年净利润211亿元 同比下降8.57%
- 天天信息:2023年三亚机场首个国际货运航班通航
- 全球观热点:中船嘉年华与上海电信携手打造全球首艘“5G邮轮”
- 环球最新:金埔园林:预计2022年年度净利润为7000万元~8136.31万元 同比下降4.13%~17.52%
- 全球热推荐:中信证券业绩快报:2022年净利润211亿元 同比下降8.57%
- 快消息!中航电测:2022年净利同比预降25%-45%
- 世界看热讯:上海市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将在“十四五”期间大力推动培育“专精特新”企业
- 2023杭州上城饿了么消费券抢券方式(附图)
- 观点:销量连续三月未破万,零跑汽车无法领跑
- 每日关注!【这些年,我们创造的奇迹②】我国海水稻种植面积突破百万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