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湾农场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冬日,白雪覆在农场的黑土上,宛如一幅幽静的山水画。
在这旷凉之境,一群来自中科院的“黑土卫士”正热情地奔走在田间地头,用心用情勾勒着现代农业新模式的美好蓝图。
这是由中科院计算所牵头、多所联合组成的一支科研队伍,他们与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深度合作,立足大河湾示范区,将信息技术、智能装备、保护性耕作技术等充分融合,结合黑土地智能化农机关键技术集成与产业化应用研究,推广现代农业新模式。
(相关资料图)
大河湾示范区所处的大兴安岭东南麓区是我国黑土地的五种典型区域之一,受气候变化、农业开发利用强度上升、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多种因素影响,这里的黑土地呈现退化趋势,出现不同程度的变薄、变瘦、变硬等问题。
为贯彻落实国家用好养好黑土地的要求,2021年3月,中科院启动“黑土粮仓”科技会战,面向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目标,针对东北黑土地保护与利用需要破解的关键科学技术难题,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和示范,致力于形成用好养好黑土地的系统解决方案。
“黑土粮仓”科技会战启动以来,这群研究员们便长期在农场扎下根来。
如今,“黑土粮仓”科技会战启动近两年,大河湾示范区探索打造的“定制化保护性耕作+数字化决策+智能化执行”的智能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大河湾模式”已初见雏形。
经过长期的驻地工作和生活,研究员们已经深深融入了大河湾这片土地,与当地的百姓打成一片。他们走家串户、走访调研,希望既服务好大型农场,也服务好每一个当地农户。
春节前夕,研究员们仍然坚守在大河湾示范区,总结过去一年的成果,制定新一年的工作规划。
写春联、贴窗花、包饺子,大河湾示范试验基地“年味”浓厚。中科院计算所高级工程师陈海华说,新的一年,希望“大河湾模式”得到更广泛应用,探索出更多适用于我国不同地形和土壤类别的智慧农业模式。
记者:邹俭朴 叶紫嫣
报道员:杨景义 安琪 巴特
编辑:王燕
配音:危颖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 新春走基层|中科院学者们的“黑土地之恋”
- 欧洲央行决定加息50个基点
- 日本两艘货船相撞致两人失踪
- 俄罗斯纪念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胜利80周年
- 秦刚同土耳其外长恰武什奥卢通电话
- 关注新型信息消费新动向
- 全球最新:从根源上遏制违规学科竞赛
- 我国新增18处国际重要湿地 总数达82处 面积764.7万公顷
- 全球百事通!数字社区里的年味儿
- 天天新消息丨防排烟系统_防排烟系统
- 世界热消息:二钟答文帝问
- 时讯:警惕!美西方“掩耳盗铃”唱衰中国|视觉天下
- 信息:【透视】新民调:美国青年人国家自豪感最低,认为美国在海外不占据道德制高点
- 朱颖:“双标”思维导致对华抗疫认知谬误
- 天天关注:《湿地公约》秘书长:湿地修复刻不容缓
- 西方国家大量清仓过期疫苗 贫穷国家一剂难求
- 感受茅台文化与白酒文化的魅力!“立春·美自天成”数字藏品将于2月4日正式发布
- 梦洁质量怎么样?66年品牌发展路上的“产品主义
- 注意!倍加洁将于2月17日召开股东大会
- 世界热讯:中南建设:控股股东累计被动减持1.6亿股 1月销售超32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