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在实验室检测土壤肥力,到田间地头察看作物长势,与农户交流选种育苗经验,和农业专家探讨现代农业科技的推广普及……回顾在“中非科技小院”的实践经历,中国农业大学赞比亚籍留学生戴维·穆腾丹戈坦言收获颇丰:“中国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科技,农作物产量大幅提升。我希望学习掌握相关技术,为家乡农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中非科技小院”项目设立于2019年,以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为基地,旨在通过农业实践与技术交流,帮助非洲国家培养农业科技人才。
戴维是“中非科技小院”首批学生之一。谈及来中国学习的初衷,他向记者列举了一组数据:以玉米种植为例,赞比亚玉米产量长期保持在每公顷1至3吨,而2020年中国玉米每公顷平均产量超过了6吨。“我想了解中国是如何运用农业科技提升粮食产量的。”
“中非科技小院”采用“实践—理论—再实践”模式,外国留学生入学前先要进行实践锻炼,发现问题;入学后进行理论课程学习,掌握基础知识和方法;然后再深入农业生产一线,用所学理论指导解决相关问题。通过在中国3年多的学习实践,戴维找到了玉米增产的答案:比如,耕作过程中,赞比亚农民很少及时采取措施补充土壤养分,而中国农民大都掌握了科学施肥的方法。同时,优选高产品种、完善农田灌溉设施等也有力促进了农作物增产。
截至目前,“中非科技小院”先后为12个非洲国家培养了60多名农学类学生。联合国粮农组织高度肯定“中非科技小院”实践育人模式,将其纳入202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减贫案例”。
2022年,“中非科技小院农业发展与减贫示范村”在马拉维揭牌成立,“中非科技小院”学生和当地农民一起开展技术创新和试验示范,提升农民生产技能,促进农作物增收。马拉维籍留学生萨姆森·莫弗洛表示:“许多非洲国家面临粮食安全、贫困等挑战。‘中非科技小院’不仅帮助我们掌握先进农业技术,还促进非洲农业可持续发展。”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党委书记王雯表示:“‘中非科技小院’聚焦中非农业科技交流与人才培养,让中国先进农业科技惠及更多非洲农民。”
《 人民日报 》( 2023年02月07日 03 版)
- 今日最新!“中非科技小院”助力非洲农业发展
- 天天信息:新春再出发!——全国多地中小学春季开学见闻
- 全球微动态丨新华全媒+丨多彩非遗扎根青海乡土 传统年俗展现“新气象”
- “我在现场听冬奥是另外一种幸福”
- 2023年1月11日起北京大兴机场通州线运营时间调整
-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至亦庄线开通时间途径站点及票价
- 大雾蓝色预警!湖南10市能见度不足1000米
- 多彩非遗扎根青海乡土 传统年俗展现“新气象”
- 天天微头条丨深港陆路口岸全面恢复正常通关 不再实施出入境预约机制
- 环球热文:多米尼加参议院对中方提供抗疫支持予以表彰
- 观热点:春节档票房抢眼 “观众都还在” 电影的春天回来了吗
- 世界快看点丨土耳其强震将对该国和世界经济带来哪些影响?
- 【环球快播报】股价再度涨停 明牌珠宝百亿跨界光伏收关注函
- 去年广东卖房1.59万亿!省房协:建议这样优化房地产政策
- 世界资讯:歌华有线:未来如有机会将积极参与北京市数字经济产业的发展和建设
- 全球热文:予菲视点:钙钛矿电池产业化进程提速
- 海关总署与澳门海关签署AEO互认安排
- 贝塔数据:银行网点拓客的2大痛点及8项解决策略
- 杠杆基金有哪些?什么是杠杆型基金?
- 什么是后端收费?基金前端收费后端收费的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