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相关资料图)
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致认为,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可能仍将放缓,只是放缓幅度不同。影响经济前景的因素很多,包括新冠疫情、俄乌冲突、通胀加剧、地缘政治和极端气象灾害等。综合考虑,全球经济放缓对各国的影响并不均衡。其中,中国经济潜力巨大,有望超预期增长,进而对众多与中国经济联系密切的其他国家产生积极影响。
2023年的世界经济面临重重挑战。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一致认为,全球经济增长可能放缓,只是在放缓幅度上存在分歧。
1月10日,世界银行发布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增长1.7%,较去年6月预测下调1.3个百分点;2024年则预计增长2.7%。全球增速剧降预计将广泛影响95%的发达经济体和近70%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
1月12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表示,IMF将维持去年10月《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对全球经济增长2.7%的预测。而根据1月30日IMF发布的更新版《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今明两年全球增长率分别预计为2.9%和3.1%。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关于经济增速放缓,值得一提的是,通货膨胀正在引发衰退,其影响主要集中在欧美。一般而言,物价上涨并不能用某个单一因素解释,比如俄乌冲突——毕竟冲突是2022年2月才爆发的,而新冠疫情早已对全球供应链产生了冲击。不过,由俄乌冲突引发的的粮食和能源危机客观上确实加剧了全球通胀。
通货膨胀的一大直接结果是社会总需求的减少:人们在食品、电力和燃料等必需品上的开支上涨,而对耐用品和房地产的消费意愿则下降。英国是受经济危机影响最严重的欧洲国家,在那里,通货膨胀已成为社会动荡的背后推手。脱欧并未给英国民众带来预期的经济利益;相反,海关规费的上涨抬高了物价。当前,英国工人罢工浪潮汹涌,已达自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的最大规模。
通胀加剧还导致了另一经济问题,那就是美国债券利率飙升。上世纪70年代末,保罗·沃尔克执掌的美联储出台超常规货币紧缩政策,靠大举加息击退高通胀。现在,这一现象再度出现。考虑到美元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核心地位,美国国债利率上升将带动全球各国借贷利率普遍上升,因为其他国家需要调整利率来与美国竞争国际投资。
美国国债利率上升直接导致了抵押贷款利率上升,进而提高了家庭住房成本,如房贷、房租等,这通常是一个家庭每月最重要的支出。住房和食品是物价指数的核心部分,其中住房在消费者物价指数中的权重约为三分之一。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除通货膨胀之外,世界经济还有另外两大影响因素——地缘政治和极端天气。
地缘政治方面,除去俄乌冲突,还需关注美国自2018年对中国工业产品实施的进口限制。广泛加征的进口关税影响了双边贸易,损害了美国消费者和中国制造商的利益。同样严峻的还有美国对中国的半导体出口限制,以及美国当前阻碍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保护主义政策。美国正放弃全球化提供的高效率,不惜以更高的生产成本为代价,片面追求“国家安全”。全球化程度的降低将进一步拖累全球经济增长。
极端天气方面,全球范围内的高温、森林火灾、洪水、飓风、台风以及暴雪等极端天气愈发频繁。除了威胁人民生命安全,极端气象灾害还拖累国家财政,破坏社会生产,导致全球经济前景恶化。例如,2022年,巴基斯坦洪灾影响3300万人,导致1730多人丧生。世界银行估计,洪灾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50亿美元左右。另据估算,巴基斯坦受灾地区的恢复和重建还需163亿美元,这还不包括在适应气候变化和全面抵御未来气候冲击领域所急需的新增投资。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综合所有因素考虑,2023年全球经济放缓对各国的影响并不均衡。世界银行最新报告预测:2023年,美国经济增长率为0.5%,较前次预测低1.9个百分点,是自1970年以来最低正增长;欧元区经济增长预期为零,较前次预测下调1.9个百分点;中国经济增长预计为4.3%,较前次预测低0.9个百分点。东亚和太平洋地区预计增长4.3%;欧洲和中亚预计增长0.1%;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增长预计将放缓至1.3%;中东和北非预计将放缓至3.5%;南亚预计将放缓至5.5%;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预计将增长3.6%。
尽管世界银行对中国经济的预测很悲观,但有必要强调,中国的增长潜力被低估了,特别是考虑到中国疫情政策的变化。此外,与西方国家不同,中国不太容易受到美国货币政策的影响。2022年,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在20国集团中最低,仅为1.8%,而美国为6.5%,德国为8.6%。中国经济的增长情况值得密切关注,若高于世界银行的预测,则将对与中国经济联系密切的发展中国家产生积极影响。中国经济如果能表现良好,将成为驱除当前全球经济“阴霾”的一道光。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 动态焦点:巴西学者:中国有望超预期增长,成为冲破全球经济“阴霾”的一道“光”
- 新动态:美财长就债务违约发警告:美国将面临经济和金融灾难!
- 北京春节元宵节景观摆放时间具体位置
- 天天关注:我驻奥地利使馆提醒中国公民注意冬季户外运动安全
- 焦点热讯:外国专家:中国会给全球旅游业注入巨大活力
- 英超豪门前球员在土耳其地震中失联 几小时前刚打入制胜球
- 环球新动态:【海评面】国际旅游从业者:最希望看到中国游客
- ChatGPT狂飙!百度抢滩“国产版” 概念股“嗨”不停 还会火多久?
- 世界关注:拜登国情咨文将晒“成绩单”?美国民众:不“买单”
- 世界微速讯:重金买入百余股 这类资金连增六日!这个行业被重点盯上
- 焦点快看:荒坡5米深坑挖出377箱原始会计凭证!*ST长方自爆内斗内幕
- 国家邮政局:2023年快递市场实现良好开局
- 国家发展改革委:拟在吉林、内蒙古多地设立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 全球实时:陆家嘴国际信托胜诉 世茂集团子公司被判偿还本息约18.37亿元等
- 【世界热闻】有色板块震荡走高 华钰矿业一度涨停 湖南黄金等大涨
- 春季开学!永和豆浆营养优蛋白激发自护力!
- 春节后润滑油大厂集中涨价,幅度普遍超过5%
- 天天亮点!独家资金:主力进散户逃前10股
- 奇见酱酒传承千年酒文化.推动文化自信
- 应用场景愈发多元化的蓝牙耳机,正向着潮流耳机配饰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