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冰天雪地的时节,虽然农民们已经进入冬歇期,但内蒙古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的农气专家们依然忙碌着。他们正在调整节水灌溉气象服务小程序功能,对接网格实况、智能预报气象数据和墒情数据,为在更大范围推广智能节水灌溉技术做准备。
近年来,内蒙古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但在生产中,存在灌溉不及时影响稳产增收、雨前灌溉造成农田渍涝减产减收、过度灌溉增加生产成本等瓶颈。聚焦突出问题,自治区气象局着力打造了半干旱区智能节水灌溉气象服务新模式。
2019年3月,内蒙古气象部门成立节水灌溉气象预报技术研究专班。自那时起,专班边调研边研发技术,逐步实现玉米生长季内适宜灌溉日期和灌溉量的精准预报以及基于农田位置的逐小时滚动玉米墒情监测,开发了节水灌溉气象服务手机小程序,并在应用反馈中迭代完善功能。
“往年灌溉的时候,我基本上都是自己估摸着把地‘浇透’。自从有了这个小程序,我可以随时看到土壤墒情。旱涝都有提示,需要浇多少水、浇多长时间也有显示,解决了以前怕过量灌溉的问题。”突泉县太平乡五三村村民杨丽芹说。
节水灌溉气象预报技术贯穿玉米播种到收获全过程。“我们将土壤湿度格点数据、智能网格预报数据与节水灌溉指标结合应用,构建农田土壤水分平衡模型,结合农户机井每小时出水量等参数,实现了基于位置的土壤墒情实况信息、灌溉时间和灌溉时长服务产品的智能推送。”自治区气象局专家武荣盛介绍,该技术可以准确跟踪干旱发生发展动态,降低不适宜土壤湿度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不利影响,同时助推每亩地节水25立方米,节电4.5度,每年产生经济效益2000余万元。
2022年7月,全国首个智能气象节水灌溉示范区在突泉县建成,项目总面积达3620亩。其中,节水灌溉气象预报是核心技术,已经落地转化为有效的服务模式,广泛应用在生产中。
灌溉智能化,念活“节水经”。示范区搭建的多维实时监测系统可以计算逐小时土壤湿度格点监测预报和未来10天适宜灌溉期和灌溉量,智慧泵站管理中心自动调控开关闸时间,农民足不出户就可实现定时、定量的精准灌溉。
此外,自治区气象局还联合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在示范区布设农田小气候自动观测仪和作物长势自动观测仪,并将数据接入节水灌溉手机终端,实现气温、株高、植被指数等综合观测数据的实时展示,更好地帮助农户及时了解田间小气候情况。
目前,该模式已经在兴安盟、通辽市、乌兰察布市和巴彦淖尔市等4个粮食主产盟市的7个旗县推广应用,累计推广2万余亩,培训指导农户200余人。(记者 石向军 通讯员 王祯晗 高菲)
- 全球视点!灌溉智能化 念活“节水经”
- 全面通关恢复,提振发展信心
- 全球连线|强震致土叙超9000人遇难 救援持续推进
- 环球最新:凡人微光|全面恢复通关!
- 国家医保局医药管理司负责人就新上市国产新冠治疗药品医保支持政策答记者问
- 实践有力量 | “双碳”是什么碳?
- 世界视点!全面通关恢复,提振发展信心
- 世界微资讯!多项利好助推电企业绩抬升 今年电价大概率上涨
- 关联交易未履行相关内部审议程序也未对外披露 中通国脉及时任董事长等收吉林证监局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
- 动态焦点:2023退市第一股!*ST凯乐2月15日将摘牌
- 世界微资讯!东北证券:在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期间 公司大股东不得减持股份
- 世界看热讯:机器人制造企业也要转型新能源?或连亏两年 哈工智能欲收购锂矿
- 焦点速讯:未来世界控股:以总代价约145.7万港元收购30万股山高控股股份
- 当前最新:铁塔视联平台助力现代化治理体系建设
- 速递!湘投集团乡村振兴帮扶工作获评“好”
- 百事通!山河智能超亿元产品发往海内外
- 环球最新:国家医保局医药管理司负责人就新上市国产新冠治疗药品医保支持政策答记者问
- 天天视讯!工信部发布制造业可靠性提升优秀案例 我省7个案例入选,数量居全国第一
- 天天看热讯:2023年内蒙古将新建8000个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 内蒙古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2022年达到6.14亿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