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木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丁雅栀】“德国对华贸易创历史新高”。德国《南德意志报》8日报道称,尽管存在对华过度依赖的政治警告,但德国与中国的贸易去年仍升至历史新高。
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当日公布的数据,德中去年的商品贸易额约为2980亿欧元,比2021年增长约21%。中国也因此连续第七年成为德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具体来看,2022年,德国从中国进口了价值1910亿欧元的商品,比2021年增长1/3,主要包括电子电气产品、纺织品/服装、机械和化学产品。另一方面,“德国制造”对中国的商品出口增长3.1%,约为1070亿欧元。
位于柏林的德国经济研究所(DIW)世界经济部负责人卢卡斯·门克霍夫告诉路透社,德国对华贸易逆差扩大主要是因为关键原材料对中国的依赖,德国约2/3的稀土从中国进口。另一家德国经济研究机构则分析称,造成德中贸易失衡有疫情、能源危机这样的短期因素,也与德企越来越希望将更多业务转移到中国,以及“中国制造”竞争力不断增强这样的长期趋势有关。“德国之声”8日称,中国越来越多地被德国政府内部视为竞争对手。德国经济部正计划对在华开展业务的德国公司提出广泛要求。该部2022年底公布的“中国战略”草案呼吁大幅减少对华依赖。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9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德国对华贸易逆差扩大既有贸易结构的因素,也有政治的影响。中国产品不仅具有成本优势,而且在一些领域,价格合理、质量好的产品竞争力越来越强。然而,近年来,德国对高科技等所谓战略行业的出口加强管制,限制了德国对中国出口潜力的释放。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孙恪勤表示,在俄乌冲突的背景下,欧洲生产结构被打乱,德国生产成本增加,也导致其对华出口收窄。
孙恪勤说,德国的一些亲美势力把中德之间正常的贸易投资政治化和泛安全化,限制德国企业对华投资出口,这是不理性的。他建议“让贸易回归贸易,让投资回归投资”。崔洪建认为,德国方面要端正认识,不能被一些民粹的观点影响,应看清中德经贸合作有利于双方的事实,处理好政治和经济的关系。同时,要合理管控竞争,让中德在一些经贸领域的竞争成为正向推动力,让双方的共同利益能够以更健康、更可持续的方式实现。
- 全球热推荐:2980亿欧元!德国对华贸易创历史新高,中国连续七年成德最重要贸易伙伴
- 每日快看:震中日记丨竭尽全力 拯救更多生命
- 今亮点!特稿:寒冬有尽 春日可期——出境游有序恢复提振全球对中国经济的信心与期待
- 环球快资讯:东西问丨金文京:汉文如何成为东亚世界文明交流的舟楫?
- 环球即时:我国科学家成功创制极化激元“晶体管” 显著提升纳米尺度光操控能力
- 环球快报:外交部发言人:美方应立即停止抵近侦察活动
- 全球新消息丨glad you came下载_this is what you came for下载
- 焦点热讯: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2月份国产网络游戏审批信息 共87款游戏获批
- 环球热点评!深交所:本周对近期涨幅异常的汉王科技、赛为智能重点监控
- 天天观点:北交所融资融券交易业务将于2月13日正式启动
- 汉邦高科:公司数字水印业务应用场景不涉及ChatGPT领域
- 即时看!北京证券交易所融资融券交易业务将于2月13日正式启动
- 步科股份业绩快报:2022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2%
- 天天滚动:中证协投资银行专业委员会:投行机构要主动适应和配合好全面注册制改革
- 全球热讯:莱茵生物:公司掌握甜叶菊中多种有效成分的提取技术
- 2023四川师范大学什么时候开学
- 焦点报道:龙泉驿随迁子女读书必须要居住证吗?
- 全球最新:龙泉驿随迁子女入学申请入口在哪里
- 每日速递: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内堆积物的4处采样已完成
- 环球头条:国家外汇管理局:去年我国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