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023年2月9日新华社刊发了题为《开发建设与产业链延展齐发力 内蒙古大力打造新能源产业新高地》的报道。报道全文如下:
记者9日从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获悉,2023年,内蒙古在落实好能源保供各项任务的同时,将抓住新能源发展历史机遇,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加快开发和全产业链建设。
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副局长陈铮表示,今年内蒙古将继续支持煤炭优质产能释放,加快核增产能煤矿手续办理,在产煤矿总产能稳定在13亿吨左右。“同时,我们将加快推动内蒙古由化石能源大区向清洁能源大区转变,切实担起保障能源安全责任。”陈铮说。
在新能源开发建设方面,内蒙古将主要做好新能源开发建设与消纳利用工作。“对纳入相关规划的新能源配套送出工程项目开辟绿色审批通道,加快推进第一批2020万千瓦、第二批1188万千瓦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建成并网,推动第三批1170万千瓦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开工建设。”陈铮说,内蒙古将继续支持源网荷储、火电灵活性改造、工业园区绿色供电、风光制氢、全额自发自用、燃煤自备电厂可再生能源替代等6类市场化项目建设,多方位多角度解决新能源消纳问题,推动新能源项目建得更快,绿电送得更多、用得更好。
这是2022年7月26日拍摄的工人在乌兰察布运达风电有限公司厂房作业。新华社记者 朱文哲 摄
在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方面,内蒙古将按照“空间分离、时间同步”的原则,配合协同有关部门,统筹推进新能源开发与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发展。
“我们将重点围绕风电、光伏、氢能和储能装备4条产业链建设,进一步提升风电、光伏装备的整建制配套能力,补上氢储装备链条上的空白,优先支持新能源开发与新能源装备制造一体化项目建设,支持新能源开发建设企业就近采购新能源装备,做大做强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通辽四大风光氢储全产业链装备制造基地,努力在新能源领域再造一个‘工业内蒙古’。”陈铮说。
- 资讯:央媒聚焦内蒙古丨新华社:开发建设与产业链延展齐发力 内蒙古大力打造新能源产业新高地
- 解决散户育秧难 湖南计划早稻集中育秧1350万亩
- 每日热讯!培育壮大产业动能——湖南“稳增长20条”系列解读之四
- 2022年内蒙古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9万元
- 快播:【地评线】飞天网评:走在奋进的春天里 奔腾的中国春潮涌动
- 【地评线】中安时评:唱好春耕备耕“重头戏”,让“春天的约定”更动人
- 世界快资讯:西方专家口中的中国
- 【成语漫话世界】故伎重演
- 2022年我国经常账户顺差同比增长32%
- 【环球报资讯】15.45万股!控股股东出手增持贵州茅台 什么信号?
- 环球微资讯!普门科技业绩快报:2022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1%
- 焦点关注:寒锐钴业拟定增募资不超50亿元
- 全球即时看!美股行业ETF盘初普遍下跌
- 全球今亮点!寒锐钴业:拟定增募资不超50亿元建设6万金属吨镍高压浸出项目
- 西方专家口中的中国
- 时讯:美媒:日本将用无人机舰队取代“过时”直升机
- 世界观热点:美试射“民兵3”洲际弹道导弹 展示强大核威慑力量
- 浩吉铁路万吨重载列车开行突破千列
- 天天热讯:60秒速览神十五乘组圆满完成首次出舱任务
- 美试射“民兵3”洲际弹道导弹 展示核威慑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