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2023年1月,正值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的首个春节。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根据网上数据监测和网民举报,对当月网络谣言进行了梳理分析,主要体现为以“造热点”“蹭热点”等手法,混淆是非、移花接木、断章取义等套路炒作热点社会事件、歪曲解读公共政策,误导公众认知。
借热点炒作,干扰社会秩序。一些网络谣言故意“造热点”“蹭热点”炒作,挑起负面情绪,影响正常社会秩序。其中,涉“胡某宇事件”谣言误导公众认知,挑唆观点对立,扰乱社会秩序。“三亚大东海鲨鱼咬伤游客”的不实信息,则蹭今年春节赴三亚旅游人数再度“爆棚”的热点,利用人们猎奇心理博眼球,导致相关视频在群圈热传,引发人们恐慌情绪。此外,“新冠病毒是‘小号艾滋’”“济南、青岛1月中旬发现XBB病毒感染者”等涉疫谣言,直击群众高度关注的疫情热点话题,蒙蔽公众、扰乱视听。
踩政策“窗口”,渲染紧张气氛。新年伊始,随着“国六B排放标准”“养老金调整方案”等一批政策新规的实施,个别自媒体踩准政策“窗口期”提前进行议题设置,故意歪曲解读政策内容,散布“国六B汽油是乙醇汽油、保质期短、将推动油价上涨”“退休人员未在2023年1月前完成认证即停发养老金”等不实信息,渲染紧张气氛,吸引公众关注、博取流量利益。还有人利用杭州、上海等地有市民反映岁末年初电费增加的情况,编造新的一年“电费涨价”谣言,挑动公众情绪。
撰虚假信息,带偏舆论节奏。春节燃放烟花爆竹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传统习俗,一些人借机散布“燃放烟花爆竹可以消灭新冠病毒”的谣言,误导公众认知,煽动群众对一些地方“烟花爆竹禁放令”的对立情绪,有意制造混乱。此外一到过年,“催婚催育”“天价彩礼”等话题容易吸引人们关注热议,有人胡编乱造出“江西女友索要1888万彩礼”的网帖,杜撰糅合诸多冲突元素的故事博眼球,渲染焦虑情绪。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呼吁广大网民,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共同阻断谣言传播链条,营造文明和谐的网络家园。
- 【热闻】炮制热点挑矛盾 误读政策博眼球——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2023年1月辟谣榜综述
- 全球消息!军医的风雪巡诊路:只有一个哨兵,我们也要去
- 每日快报!鲜花热销
- 当前关注:农业农村部:2023年重点从四方面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 世界观察:深圳邮政快递领域阶段性补贴申请指南
- 观察:“浪漫出租车”变移动的“心灵治愈室”
- 今日热闻!深圳天文台预约什么时候放号
- 世界要闻:4针救人,她果断出手
- 世界短讯!从大赚1000亿到“血亏”500亿 特斯拉空头们在过去一个月经历了什么?
- 追光丨中国男子网球的新纪录,不止普及“昺”这个字
- 年内最强牛股突然自曝或有内幕交易 单月暴涨389%之后谁是最大赢家?
- 军医的风雪巡诊路:只有一个哨兵,我们也要去
- “浪漫出租车”变移动的“心灵治愈室”
- 环球热点!数据复盘:主力流入电网设备板块 机构资金抢筹宇通重工
- 世界关注:美国纽约市一男子驾驶货车撞击路人致1人死亡
- 天天通讯!2月14日晚间沪深上市公司重大事项公告最新快递
- 世界即时看!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国将6家中国实体列入美出口管制“实体清单”答记者问
- 龙宇燃油:证券简称2月20日起变更为“龙宇股份”
- 华夏幸福联席总裁孟惊遭留置 去年以来高管变动频繁
- 双良节能:占公司总股本13.01%的定增限售股2月20日上市流通
